导气法相关论文
在中医文献中,“导气”一词最早见于《灵枢·五乱》:“五乱者,刺之有道乎……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国传统医学采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丰富,疗效确切,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主......
朱庆军结合临床数十载经验,认为妇人发病多为肝郁、气滞、血瘀之证,当以调节脏腑气机为主。"开四关"法是治疗气血的经典针刺穴组,......
针刺跗阳穴为主治疗肩周炎66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6例,男29例,女37例;发病年龄35~45岁10例,46~50岁40例,51~65岁16例;病程最短12天,最长3年2个月;左肩30例,右肩36例。2治疗方法2.1选......
《内经》论针刺补泻发挥邱连利甘肃省中医学校(730050)关键词复合手法导气法冷热感中图分类号R245.31补与泻《内经》所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是补......
“意守导气法”对中风病人血流变的影响610075成都中医学院黄泳,张莉业师杨介宾教授、曾道冰副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多年,擅长“意守导气法”,此......
目的:观察针刺导气法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导气法针刺结合放血组和常规针刺组,导气法......
<正> 对针刺手法中的“平补平泻”问题,目前各方面的见解颇不一致,或认为刺法应区分补泻,不能有所谓平补平泻;或认为刺法应以平补......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60眼)。两组均穴取上睛......
靳瑞论补泻手法及其临床应用赖新生我校靳瑞教授为全国500位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研究生导师。所创三针针术精......
《内经》“导气法”探析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王锐关键词内经,导气法,徐疾补泻“导气”一词出于《灵枢·五乱篇》,“徐人徐出,谓......
<正> 一、梨状肌损伤:刘××,男,58岁,退休工人。95年5月18日初诊。主诉:右侧腰臀部剧烈疼痛伴会阴部不适二天余。诉:无明显诱因,......
<正> “行气”,是指应用毫针针刺得气之后,在完成“辨气”和“调气”手法的基础上,继续运用一定的手法,来控制经气的运行,使之直达......
<正> 针刺的"平补平泻"手法,是近代针灸医家在《内经》提出的补泻手法之基础上,加以发展,创立的"补泻"手法之一.目前,在许多针灸专......
导气法治疗疾病古时有之,运用较为普遍,由于其理论叙述欠清,操作繁琐,近现代医家袭用较少,本文就其操作要领及临床应用作一探讨。......
<正>患者,男,26岁。因"发现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月"入院,于2014年10月28日在某医院做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手术切口从剑......
<正> 尾骨痛为尾骨部位的神经痛,主要症状是端坐疼痛等,给患者带来行动不便和痛苦,又因患病部位特殊苦于无太好的方法治疗。笔者运......
<正>导气法见于《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气乱之相逆也。"治疗目的在于同精导气,使逆......
幻肢痛是患者肢体被截去后,仍然感到已失去的肢体有疼痛者.疼痛甚者,用镇痛剂仍难于止痛.笔者于1999年2月至2001年6月在奥地利、德......
<正> 行针调气是《内经》论刺法的主要内容之一,“调气”是调和机体失去平衡的阴阳之气。《灵枢·根结》云“用针之要,在于知......
<正> 我们用指针按压、并嘱患者"以意导气"治疗顽固性呃逆63例,收到满意的疗效。一般资料:63例中男23例,女40例。最小8岁,最大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