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逮捕工作相关论文
刑事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产生阶级之后的产物,它与阶级社会相伴而生,将长期存在下去。我国正处于转型变革时期,在......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强调对刑事犯罪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在具体实践中,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证明标准是逮捕条件中的核心问题,但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均未对这一问题作出明确的界定.笔者比较国内外不同的观点,提......
一、问题的提出最高人民检察院2006年8月17日颁布的《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质量标准》)第4条规定:对于......
一、目前审查逮捕权设置、构建、运行情况分析既然审查逮捕权具有司法权的属性,有些学者提出将审查逮捕权交由法院行使。事实上目......
今年以来,江苏省阜宁县检察院进一步加大检务公开力度,全面推进阳光检察,在审查逮捕工作中通过向公安机关和被害人(及其家属)推行“双向......
新的《刑事诉讼法》在充分吸收审查逮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立法的形式更加细化了逮捕条件,对逮捕的必要性条件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逮捕的条件作了严格的规定,逮捕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即:第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第二,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第三,采取取......
一、我院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权的基本概况自2009年9月底以来,共受理职务犯罪案7件9人。其中,2009年办理2件2人,2010年l件1人,201......
一、审查逮捕意见书的制作的内容过于冗长繁琐,重点不够突出。对于“该意见书在手如同案卷在手”之原则的要求不可机械理解。改革后......
审查逮捕工作需要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做到“该宽当宽,当严则严”,检察官在办理轻伤害案件时,更应多做一些核实、教育工作......
200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
<正>《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下称《质量标准》)第十三条关于人民检察院对重大案件作出逮捕决定后进行跟踪监督进行了原则......
<正>笔者试从彭州市检察院不捕案件数据入手,分析"无逮捕必要"不捕的适用现状、立法缺陷、现实障碍及改进措施。......
<正>2013年4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印发的《关于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工作中适用"附条件逮捕"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人......
<正>作为衡量审查逮捕案件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捕后判轻刑率为评价审查逮捕案件质量提供了可供量化的基础数据和考评标尺。浙江省......
<正>实践中,大量的刑事案件通过提请逮捕进入检察机关的视野,审查逮捕阶段是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可能发现并排......
<正>捕后判决轻刑率偏高的现象,一方面说明批捕案件质量有缺陷,另一方面说明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落实不到位,制约着侦查监督工作的......
强制措施的正确适用是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核心问题。逮捕作为最严厉的一种强制措施,一直是刑事诉讼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第十一届......
<正>逮捕作为由检察机关依照正当法律程序,针对可能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有时限羁押、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最严厉......
<正>刑事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审查逮捕是侦查监督工作的三项职责,切实履行好侦查监督三项职能,是侦查监督部门推进三项重点工......
<正>强化诉讼监督是新刑事诉讼法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为检察工作提供了发展机遇,也对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在解读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的《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的规定(试行)》和北京市......
证据条件、刑罚条件、必要性条件是逮捕的三个条件。实践中,对证据条件审查不严会出现捕后不起诉、判无罪等法律后果,在审查逮捕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