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故学相关论文
西方学科分类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确立后,民初学者多据西学分类以言中学,“国学”或“国故学”存在的正当性也须与西式学术分科衔接。当......
从20 世纪开始,“国学”的概念已经由此前专指国家的最高学府,转换为“国故学”的简称,即“国学”是中国传统故有之文化与同时对其......
1931年,"国学"一词风行之际,史学专家钱穆出版《国学概论》,其"弁言"有云:"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
近代“国学热”的兴衰宋小庆一、国学,一个充满歧义的词汇从清末到本世纪30、40年代,中国曾出现过一股势头不小的“国学热”。国学一度成......
<正> 费孝通教授是30年代初中国学术发展转折时期出现的一代学者,他以对中国社会分型式的社区研究,确立了自己鲜明的学术特色,他是......
<正>在二十世纪初年国学运动兴起之际,南京国立东南大学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著名国学大师梁启超与胡适在此关于国学的讲演,......
<正>国学一项,中国古已有之,但它原来仅指贵族子弟攻读诗书的学校。随着近代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国学"概念渐成,并在清末民初几十......
西方学科分类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确立后 ,民初学者多据西学分类以言中学 ,“国学”或“国故学”存在的正当性也须与西式学术分科衔接......
20世纪 2 0年代后期 ,随着整理国故运动走向衰歇 ,“国学”的学科定位或学术认同产生了问题。有的学者试图用“国故学”来取代“国......
在民初趋新学者的认知中 ,2 0世纪 2 0年代的国学机构有三类 ,即赛先生的“国学”、冬烘先生的“国学”和神怪先生的“国学” ,分......
从清季兴办学堂开始 ,西方学科分类逐渐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确立。“国学”或“国故学”在此分类中究属何类 ,这是困扰 2 0世纪 2 0年......
20世纪20年代,针对一度风行的整理国故运动,一些趋新学者开始大声疾呼地否定“国学”存在的正当性。有意思的是,同样是这些学者又相当......
<正>"虚静恬淡"是毛子水先生亲书并悬挂在书房中的四个字,他的一生似乎和这四个字如出一辙。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学贯中西,却并......
<正>胡适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一生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曾先后荣获35个博士学位。就其一生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他崛起的开端。......
“国学”究竟是指中国固有学术还是中国学术,即近现代学术是否应当包括在内,是百余年来数次“国学”论争悬而未决的问题。民国时期有......
"昌明国粹",这是"学衡派"的重要思想宗旨之一.本文以此为中心,叙述"学衡派"与胡适等人倡导的"整理国故"和东南大学的"国学研究会"......
清季民初,"国学"、"国故"、"国故学"曾一度并行于世,给人们造成了相当混乱.实际上,此三词既有不同涵义,却又相互关联.从一般意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