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绍良相关论文
陈寅恪平生没有专门写过关于宝卷的文章,他也从没有在专门文体的意义上使用过“宝卷”一词,但陈寅恪关于佛经翻译的文章中,又处处......
近日检读《唐代墓志汇编》,发现其中一方编号为贞观008的《安定胡(永)府君墓志》,原石未详所在,而拓本为周绍良先生所藏,其中有些......
唐代蕃将泉男生、泉男产、泉献诚墓志,其铭文记载在补唐史、与唐书相互印证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研究唐代蕃将的学者亦会有......
《梁守谦功德碑》,或称《邠国公功德碑》、《邠国公梁守谦碑》等,唐穆宗长庆二年(822)。通高328.宽122.厚31厘米。中官杨承和撰并......
赵红娟女士在《凌漾初考论》一书中并没有泛泛而谈凌漾初,而是选取了其中的几个专题,即着重考证或论述了有关凌潆初的生平及其著......
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被称为腊八,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虔诚的祈福希冀着家人的平安,浓浓的粥里细煨着团圆的味道。逢此佳节,许多文人......
近来晨昏漫步时,常有微风拂面。不经意间会觉得回忆有时很像这微风,阵阵吹来不能自己,特别是几十年来生活里的一些欢快及忧伤,还有那与......
胡适一九六○年五月三十日的日记提到大陆出版的《红楼梦书录》(一粟编)一书,并且问道:“一粟不知是谁?”其实,“一粟”并非一人,而是周绍......
《全唐文》卷九五四载刘乾《招隐寺赋》一文,周绍良先生主编《全唐文新编》卷九五四亦收录此文,皆以为唐人作。陈尚君先生《汇校全......
<正> 自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敦煌文学研究有了空前迅速的发展。为了更上一层楼,兹对十多年来......
2008年8月21日至23日,在兰州召开了“敦煌语言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纪念周绍良先生逝世三周年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由......
罗睺寺楹联牌匾兰英绿树青山皆妙趣,白云芳草自知心。罗寺——山门周绍良先生书寺号罗因有佛子行迹处,殿称文殊原为大士说法场。......
经过我们8个多月的查访,初步断定:北师大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以下简称师大本),整理者为收藏并校补己卯本的陶洙(心如)先生,师大......
周绍良、赵超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及《续集》收录五千多方唐代墓志,其中宫女墓志一百多方,占近2%。这些亡宫墓志涵盖二至九品及失......
清编《全唐文》卷一六二史仲谟名下收文《后汉溧阳侯史崇墓碑颂》(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61~1662页),并见于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
新镌徐文长先生批评隋唐演义 清覆明刊本,十卷一百十四节。自第九节以上,即袭杨慎评本《隋唐志传》,标目亦全采之,但增下联,足成二句,......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周绍良先生是当代收藏古籍的大家,旧藏中国古代小说、唱本等万余册,大部分已捐献天津市图书馆。五十年前,先生为保存资料,拍摄了古......
王方宇教授近年来以书法驰名于海外,他也是美东华人间著名的书画图书收藏家。他收藏的数十幅八大山人真迹最受重视,珍本书籍也藏......
以下是本人有关宝卷研究的几封通信。除给前辈周绍良先生的信外,另二位信中所述他们的论著尚未见发表,因讳其名。为了节省篇幅,文......
<正> 《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以下简称“长兴讲经文”)原卷编号伯3808。由文中“适来都讲所唱经题,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
<正> 清乾隆修《四库全书》,从全国征集图书一万数千种,除去全毁书、戏曲、通俗小说、释道经典等不在收录范围者外,仍有万种以上,......
<正>近代天津不乏名门望族,但像周氏家族这样从清代到民国乃至当代,政治家、实业家、文化名流辈出,而又绵延数代的世家却极为罕见......
周绍良先生 ( 1917— )生于安徽至德县 (今东至县 )一个学术世家 ,从小生活在学术气氛极浓的大家族之中。解放后供职于人民出......
<正> 伯希和列号3808《长兴四年讲经文》卷背抄写琵琶谱,由于资料不足,其时代背景向来无人能做深入之研究。近时何昌林先生对此问......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周绍良先生在敦煌文学方面的贡献:一、对敦煌文学原始材料的钩稽和整理;二、对敦煌文学作品时代和作者的......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是有关唐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参考材料。但该书在释文校勘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详细订正补充,力求释文的准确性......
期刊
【正】 《敦煌变文集》是蒐辑敦煌出土汉文卷子中说唱故事类作品的总集性著作。为它作补充的,国内近来多有。如,周绍良先生在这方......
在故宫博物院的清代名墨藏品中,有1000件来自周绍良先生。周绍良先生的几位伯父也是著名学者。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周叔弢先生,为......
<正>《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印度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该经在中国流传甚广,影响极大。从东晋十六国到唐,曾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