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容量相关论文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和工作电压高等优势,因此广泛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及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领域。目前商业......
与商业石墨负极材料相比,硬碳负极材料是一种容量相对较高且具有良好高倍率性能的碳负极材料。它不仅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塑性高......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高、无污染等突出优点成为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理想电源,并有望成为未来电......
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应用最普遍的能源存储设备,其发展速度将一定程度决定人们未来生活的便捷性和持久性。目前,锂电正极材料的研究较......
电化学转换反应作为一种新的电极反应机制,近年来受到相当多的关注.转换反应不仅能够利用金属化合物的多价态氧化还原,大幅度提高......
基于低成本、绿色环保、结构多样、化学稳定等优点,碳材料是最具潜力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传统石墨材料难以有效储钠的情况下,......
以分散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水溶液中的碳纳米管(CNTs)为基体,四氯化锡(SnCl_4)为锡源,硼氢化钠(Na BH4)为还原剂,采用逐层吸......
锂离子电池是各学科间在能量存储领域研发成功的应用实例之一。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锂离子电池的可逆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的要......
本文针对商业锂电池负极材料可逆容量较低的问题,提出水热法合成MoS2/rGO利用其协同效应改善锂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观点。在锂电池行......
富镍三元正极材料,因可逆容量高、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理想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不过,界面稳定性......
用植物纤维做前驱体,制备了不同温度下的热解硬炭材料。通过充放电试验,发现可逆容量可以达到450—500mAh/g,但不可逆容量损失同样也......
对动力电池行业,资本近年来似乎尤其青睐。不久前,众业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联合银川金智汇,就拟合资3.5亿元,入股以钛酸......
用硫钨酸铵热分解制备出了WS2纳米纤维,采用TEM,HRTEM,XRD等对产物的形貌、结构、组成进行了检测,表明所制备出的灰黑色WS2纳米纤......
为研究LiCo0.5Ni0.5O2的充放电容量和电流间模型,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性能优良的LiCo0.5Ni0.5 O2,用一维扩散控制方程Q=Qm-(I2/3&......
综述了最近几年用氧化、复合技术改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研究.采用氧化技术,石墨材料的表面结构改善,可逆容量增加,循环性能......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SnSbO2.5和SnGeO3 两种锡基复合氧化物粉末.XRD分析表明,这两种锡基复合氧化物的共同特点是在27°~28°......
研究了非晶碳纳米管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行为以及氧化处理对其嵌锂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mA·g^-1。的充放电条件......
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需求,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需要进一步提高,而限制其提高的主要因素就是商业化正极材料的比容量较低。锰......
目前,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朝质量更轻、体积更小的方向发展,因此需要电极材料具有尽可能高的可逆容量。碳纳米管具有很大的潜力,通过对它......
以SnO2和葡萄糖为原料,采用一种简单的低温水热法制备了SnO2/C复合材料。采用SEM,TEM,XRD,TG和电化学测试系统对SnO2/C复合材料进......
解释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锂离子电池阳极活性材料为炭—石墨,阳极容量是制约锂离子二次电池关键因素。阐述了影响阳极容量......
将核壳的聚吡咯基的碳@碳纳米管(C@CNT)与纳米片组装的氧化镍(Ni O)微球结合,制备了一种多孔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i O/C@CNT),该......
从小型电子装置所需的微电池到大的电动车动力源,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了21世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化学电源。而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
硼氢化钠的水解产物是一种新的储氢材料,其良好的可逆储氢能力在5MPa氢气压力真空条件下3分钟后在室温下吸收氢150。根据报道,它已......
随着混合动力车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相应地对其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
采用普通的粉碎和风选技术得到的天然石墨颗粒不规则,而且表面粘满了碎屑.采用特殊的粉碎分级技术得到表面圆滑、光洁的颗粒.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