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系类型相关论文
2018-2022年,对福建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贵濒危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珍贵濒危野生......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结合作者2007-2009年北京种质资源实地调查结......
一、从全新的视角认识北朝文化rn“从全新的视角认识北朝文化”,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提出的命题。苏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
通过对霸王岭地区壳斗科植物优势的山地雨林群落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249种,分属于84科,166属,其中蕨类......
<正>常怀颖:李先生好!很早就想找个机会就考古学理论、方法方面以及中国考古学的教学问题向您请教,有幸承《南方文物》周广明先生......
<正>这本书是遵照苏秉琦先生的遗愿,并在他的学术思想指导下写成的。苏秉琦(一九〇九-一九九七),生前是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是我在......
苏秉琦大事年谱吴汝祚,汪遵国,郭大顺引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江......
中国考古学的现实与理想──俞伟超先生访谈录1993年8月8日上午9:00到下午7:00,曹兵武和戴向明二同志以“中国考古学思想变化过程”为题,对俞伟超先......
中国历史学界“三集团学说”的研究发现为华夏音乐形成过程中的多民族音乐由来提供了重要历史根据。考古学界提出的“区、系、类型......
考古学的方法和理论是与发掘出土的古代物质遗存相适应的,同时与其他学科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考古学文化是考古学、特别是史......
区系类型理论的构筑和完善,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和作用,考古学类型和文化的区别及其地位,文化和族属的关系等等,凸现出20世纪中国考古学实......
三晋文化研究会李玉明会长在拙著《三晋古文化源流》一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今后应加强有关三晋文化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宏观理论......
《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的又一部力作,已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汇集......
...
<正>题记:考古学的中国路就是科学之路、发现之路以及中华民族与文明的认知之路,也是一条文化的传承之路和民族的复兴之路。中华民......
鄂尔多斯青铜器艺术品的区系类型盖山林在我国北方,东从大兴安岭,西至新疆,自古迄今,一直是茫茫的草原。这个草原是欧亚北大陆草原的一......
“文化“是人的创造,又反映了人的本质,考古学则是研究“文化”的主要学科之一,而且考古学还是所有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中唯一的通过”......
<正>继《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考古学是什么》,21世纪初俞伟超先生亲自选辑了他的第三部考古学论集《古史的考古学探索》①。......
<正> (一) 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问题,作为当今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是由苏秉琦先生首先提出来的。苏先生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开创......
【正】 (一) 在文物出版社许多同志两年多的鼓动和一年多时间的热心工作下,我们的老师苏秉琦先生的考古学论述选集,终于编辑成书而......
<正>聚落考古学研究,本文从释名、释义和释疑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释名首先本文所讨论的主题及时间明确限定于1980年代以后从国......
通过野外调查、民间走访,查阅文献资料,初步探知昆明地区伞形科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特点、区系类型、化学成分、海拔、生境、药用......
<正>苏秉琦先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从酝酿提出到现在,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和研究已有整整三十个年头。回顾30年来中国考......
<正>考古学文化是特定时空民族或族群共同体的物化遗存,是观察、研究史前与古代族群时空关系的最重要手段,民族史、文化史的探索是......
珠江是中国第四大河,珠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独特、水资源十分丰富。珠江流域中上游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和新石器时代考古......
...
靺鞨是南北朝~隋唐时期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民族,主要活动于今吉林、黑龙江东部及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靺鞨民族及其后裔对中......
为了了解平潭岛的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现状,对平潭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记载了平潭岛植物资源约132科515种,原生种(包......
<正> 一、20世纪的上古史学走过了信古——疑古——考古的历程自先秦至清代,儒者对于上古历史认识的主流是将包括虞夏书在内的《尚......
在学术界,以两周时期某一考古学文化、某一地区、某一国别或某一遗址为主题举办学术讨论会并不鲜见。近十年来,据我的回忆,这样的......
<正>一前言建筑的区系类型,就是根据建筑的共同特征对建筑进行分类。一般地讲,各地区的建筑特征可以从历史的、地域的、类型的三个......
<正>苏秉琦,中国考古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当代中国考古界泰斗。生朴1909年10月4日,河北省高阳县人。1934年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
第一位在中国的大学里介绍类型学的学者便是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李济,但李氏当时对这个名为“Typology”的学问并不甚明了,甚而不能找出一个贴......
区系类型学说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苏秉琦先生两本考古学论文集学习笔记曹兵武如果按照传统的看法,中国考古学自安特生先生1921年发......
关于中国考古学的思考※陈雍(天津市博物馆)1991年秋季,一群年轻人聚在山东兖州,本来打算就他们共同关心的有关中国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一......
2011年初,在考古学提升为一级学科的前夕,为了制订考古学的十年科研战略规划,全国十一所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
<正>"考古学的区系类型"与"考古学文化系统"都是考古学的重要理论。提出"考古学的区系类型"与"考古学文化系统"理论的目的都是为了......
<正>考古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西方考古学,已经处在比较成熟的阶段,成熟表现为对考古学理论的关注,对其他不......
从学术史的角度考察“长城地带”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觉察到最初为考古学者所习用和不断添注研究内容,后来被其他学科接受并广泛采......
<正>《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苏秉琦著,郭大顺编,1994年9月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即在苏秉琦85岁寿辰之际出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