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音字运动相关论文
清末切音字改革是国语运动的先声,卢戆章、王照是这场运动中的关键人物。他们受到了欧西语音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强化汉语的“声音”......
本文利用切音字运动的资料,研究清末对方言的认识。1、“方言”的概念已基本建立,但是方言与语言的界限还不明了,没有把握住方言的......
清末民初,中国内忧外患,部分学者认为汉字繁难是导致中国落后的原因,于是发起了一场汉字改革运动--切音字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一些......
清末切音字运动中,切音字提倡者以"托古改制"的方式从历史传统中为切音字寻求改革的资源和依据,同时亦"步武日本",利用日本明治维新以......
中日近代汉字改革运动对比研究中山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肖平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就某种意义而言,正因有了汉字,中国人才得以创造出......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中国汉语新式标号符号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并就发展过程中的有关学术细节,作了阐明和论证。......
汉字改革史话(一)武占坤马国凡一、引言(缘起)炎炎赤县,烈烈神州。这里是块江山多娇的土地,也是个钟灵毓秀的地方。江山多娇,引无数英雄竞......
<正>语言文字历来被看做是没有"阶级性",也不是"意识形态"的"符号"、"工具",但是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语言文字问题从来都在变革的前......
<正> 1892年,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中国切音新字厦腔》(中国第一快切音新字)出版。这是由中国人自制的第一种汉语拼音方案及其......
<正> 一百年前,我国文改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卢戆章公开发表了他的《一目了然初阶》。这部名作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切音字运动的开端。......
<正> 清末切音字运动(1892—1913)在汉字改革运动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我国第一个统一的汉语拼音方案“注音字母”的诞......
“汉字落后论”评议汤云航汉字历史悠久,汉字研究和教学也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有举世无双的汉字学(中国文字学).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运......
现今一些学者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断定:"我国新式标点符号诞生于五四运动时期";"一开始就只是直接借用西方标点符号";"胡适是我国新式......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大半个世纪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汉字改革运动,深刻触及了语言文字的诸多核心问题,拓展了传统文字学......
19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些中国读书人认为汉字作为象形文字难以掌握,为开发民智而制作了多种切音字方案。切音字运动兴起之初,出现......
清末(1892—1911年)兴起的"切音字运动",长期被一些人当成"汉字拼音化"思潮的起源。笔者根据最近发现的原始史料,重新揭示了它的真......
文理、浅文理、官话三种《圣经》译本体现了在华传教士面向"雅""俗"不同社会阶层的读者的传教策略,也是针对古代汉语书面语系统文......
10月26日,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联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文现代化学会、商务印书馆、国家语委语言文字......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从南到北,从东至西,语言差别相当明显。相比较欧洲各国,我国的语言差异远大于欧洲,语言种类也远超过欧洲。欧洲......
【正】 当记录汉语的文字工具不够完善,对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一定阻碍的时候,汉族人民兴起了汉字改革的运动。这不......
1892年,福建学者卢戆章创造了“切音新字”,出版了《一目了然初阶》。这是第一本由中国人写的拼音著作,所提拼音文字方案也是第一......
清末切音字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并给后人留下了沉重的思考.本文着重分析了清末福建切音字运动产生的背景和条件;通过对近代福建切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