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玉清相关论文
《陈寅恪诗集·附唐诗存》(清华大学版)收陈寅恪先生一九五O年一月所作《纯阳观梅花》诗如下:我来只及见残梅,叹息今年特早开。花事......
陈寅恪《题冼玉清教授修史图》:“流辈争推续史功,文章羞与俗雷同。若将女学方禅学,此是曹溪岭外宗。”刘梦溪先生论“女学”云:“他(......
冼玉清是广东著名的女诗人,《悲秋八首》是其诗集《碧琅玕馆诗钞》中的精华之一。文章在论述《悲秋八首》及其创作背景基础上,探讨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冼玉清是陈寅恪家的常客.两人常常在一起切磋学问、谈诗论词.每逢过节,冼玉清总是提着细篾竹篮登门拜访,竹篮里装......
冼玉清创作《悲秋八首》中深刻地揭露了日本人入侵广州的凶残嘴脸进和恶毒行为,反映了广州民众在日本人入侵下的苦难生活。诗歌寄寓......
冼玉清是岭南著名的学者、诗人、书画家、教育家,尤其在广东文献学研究领域有着突出贡献。饶宗颐与冼玉清之间的学术交谊始于1935......
以函昰禅师为核心的佛教海云系僧人和居士,是清初岭南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政治、宗教、文学群体。十分重视乡邦文献研究的冼玉清先生在......
冼玉清《迁韶校中书事十首》是其执教于岭南大学期间的兴寄之作,具有宝贵的纪事价值,它以艺术的形式,形象、细腻而系统地记录着抗......
冼玉清在韶关曲江岭南大学期间创作了《迁韶校中书事十首》。这组诗既是缘事而发,主要就学校之事、工作之事和生活之事;又是缘情不......
冼玉清的《迁韶校中书事十首》主要记述了岭南大学抗战期间搬迁到粤北韶关大村艰苦办学的个人生活和生命体验。诗篇既表现出忧国忧......
<正>屈向邦,生活于晚清民国。字沛霖,号荫堂,别号道援诗孙,斋堂为诵清芬室,居室曰明水邨舍,为名儒屈大均(一六三〇—一六九六)[1]后......
史学大师陈寅恪(1890.7.3-1969.10.7),学采东西,名贯中外,既开风气又为师,其学术成就已为中外学界公认。陈寅恪晚年执教于岭南(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