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浊上声字相关论文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因避乱来到蜀地,先后流寓于成都、阆州等地,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中古诗195首。本文主要研究了杜甫......
浊上变去是汉语语音史上非常重要和普遍的一项声调演变。它指《切韵》系统的全浊声母群、匣、定、澄、並、奉、从、邪、崇、船、禅......
一、引言 关于《元韵谱》的声调系统,乔中和在卷首《五声释》中有详细论述:“五行之在干支也,无弗具。声之有五,亦犹音之有五也......
第八届土话平话暨第四届濒危方言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11月21日至24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学院召开。来自全国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
从现有的研究看,宋代语音资料在浊上变去问题上呈现出三种面貌:全浊上尚未变去(如《集韵》、《四声等子》);正在变去(如《九经直音》,见竺......
【正】 所谓“浊上变去”,是指全浊声母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等诸纽,由上声变为主声。十二世纪的韵镜,就已把“......
<正> 在汉语里,声调往往会影响元音的音质,也可以说,声调往往会影响韵母的读法。这种情况早在公元600—750(大致相当于初唐、盛唐)......
【正】 浊上变去,即全浊声母的上声字变成去声字,是汉语语音发展变化的一条规律。《切韵》(公元601年)音系中的全浊上声字在现代普......
地名定音琐议苏锡育欧阳修做过太守的古颖州,现在叫阜阳,是皖西北的一座重镇。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其知名度逐渐提高,如今正朝着建......
20世纪50年代至今,随着方言调查的深入开展,声调演变规律不断被发现,研究成果的水平不断提高。一、中古声调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研......
<正> 黄石市地处鄂东南,建市前为大冶县属地,在历史上与大冶、阳新、通山为同一行政区划,同江西省关系密切。早在西晋永兴二年(305......
<正> 《时要字样》为敦煌残卷,凡存三个写卷,即斯6208号、斯5731号和斯6117号。斯6208号计三页,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分类抄录......
文章通过调查发现,中古全浊上声字在大部分方言中多数已变为去声,在少部分方言中多数仍保留上声,在个别方言中多数归入阴平、阳平,在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