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撰相关论文
《宋书》共一百卷,齐永明五年沈约受诏修撰,毕功于永明六年。《宋书》此前经历了漫长的修撰过程,何承天、山谦之、徐爰等先后编撰,......
陆佃年青时居贫好学,因家境清寒无钱买灯油,遂借映月光读书。后离家寻师从学,途经金陵时,正巧遇见了慕名既久的王安石,拜为师长。......
《校勘学史略》(岳麓书社一九八三年第一版)46页说:“直至(宋)孝宗淳熙四年(一一七七年),宋敏求上书曰:“……先以《前汉书·艺文志》......
一、九岁妙对父联 解缙曾为明代翰林,从小才华出众,被人称为“神童”。九岁时有一次和父亲一起到江边洗澡。父亲见他把衣服挂......
后宫和朝堂残酷的争斗,让武则天看到,如果手中无权,仍处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不利形势中,她将永无宁日。所以,在目睹几番腥风血雨之后,她......
<正> 在今北京东城正义路北向西拐弯的地方,明清时,有一处官署,这个官署的名字叫翰林院。从《唐土名胜图绘》上看,翰林院的规模很......
清代著名的史学家章学诚,对于古代史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有一种对于史学的总体观......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通过在藏人员的实际行动、实施的倾斜政策、有力的斗争求团结等来维护西藏人民群众的利益;通过书信、电报、广......
广袤的鲁西南大地上,浩浩汤汤、一路向东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这里流入了齐鲁大地,而走遍了八个省区的“母亲河”在山......
在民国诸位学者立意重修宋史的筹划中,傅斯年与陈寅恪的倡议是最具现代性的一个。虽然他们亦以效法“宋人之史学”编纂宋史为己任,......
明代宜兴人周延儒,年少时很有名气,写得一手好文章,只是个性比较张狂。20岁时,他连中会元、状元,入翰林院为修撰。 1627年8月,明熹宗......
唐代史馆史官本任职于京城长安,但由于各种原因,比如职务迁转、贬谪、出使、入幕等,使得他们在京城与地方之间流动。这种流动,在史......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历任泉州同安主簿、枢密院编修官......
句读是阅读古文的入门之法,也是检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途径。全国课标卷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出现了断句题。为叙......
关于中国,身在其中的我们究竟知道些什么?以文字记载历史至少有几千年了,而且历代都有史官和私人从事修撰史书的工作,《二十四史》和数......
“肇兴东土、发祥长白”是人们对清朝和满族初兴之地的基本认识。而对于自称来自长白山的满族(主要指八旗满洲人)各姓氏宗族具体源......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家谱包括家规、家训等诸多内容,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
说起家谱,大家都不陌生,不少人家里还保存着家谱。或是祖传的,或是新修的。 家谱又称谱牒、宗谱、族谱、家乘、祖谱,是一个家族的历......
如何面对丰富浩瀚的族谱文献,学界长期聚讼不止,或充分肯定其史料价值,或极端否定其真实性。我们觉得:族谱中既存在真实性的史料,也不乏......
方志因其对一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人物、社会及自然状况的记载,而成为人们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但方志本身的......
宋代是图经向方志转变的过渡期,这种转变鲜明地体现在经"图"的变化上,即图数量的减少和图类型的变化。究其原因,中央对地方控制力......
世人多闻夏同龢为戊戌状元兼留学生,近代法政之启蒙者,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然其还是清末著名书法家,与当时大书家翁同龢、黄自元、......
古代的人们是充满智慧的,盐不一定来自海洋。现如今云南贵州等地还有一些山区利用地下的卤水,靠接受太阳蒸发以获取食用盐。古代制......
实录是汉族王朝为其帝王专修的史学体裁。少数民族政权修撰帝王实录,既是其部落民主制瓦解和帝王专制制度建立的象征,也是其汉化的重......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专程来到南通博物苑,了解近代著名企业家张謇兴办实业、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情况,称赞他......
1914年,袁世凯设清史馆,聘赵尔巽为馆长,又广召耆儒,共襄此举。众多前清遗民应诏而来,"修故国之史,即以恩故国"。在《清史稿》的著......
薛绍彭(?—1109?)[1]是北宋书法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其"复古守旧"的书风在"尚意"的北宋具有独特性。薛氏收藏书画丰富,拥有著名的《......
夏孙桐为撰修《清史稿》出力最多之人。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清史稿》编纂人员的研究,更多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赵尔巽、柯劭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