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研究相关论文
文章提出\"方向、逻辑、方法\"治学理念,由此开展书法史研究并作深度的文化解读。文章同时指出,深入推动学习和研究书法史,应......
近十余年来,我国近现代书法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主要表现在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两个层面上.就微观研究而论,主要体现为单个人......
当我拿到《楚书法史》的那一刻,有种久违了的迫不及待要先睹为快的感觉.一方面,我曾受祖龙君的诱导,涉足楚简书法并以此为研究对象......
众所周知,历史上每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取向及其变迁,都与该一时期相应的艺术理论有着协调呼应的关系.繁荣活跃的创作活动不仅需要正......
2016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于2016年8月5日至8日在江苏省昆山市隆重举办。创设于2008年的“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由苏州市与中国书法......
◇ 主讲人:祁小春(日本立命馆大学博士,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画学院书法篆刻工作室主任) ◇ 地点:请循其本—古代书......
“2015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于8月18日至21日在古城苏州隆重举办。来自海内外的书法史研究专家,众多知名大学的在读硕士、博士研究......
对欧洲学者而言,由于文字源流和字形字义的多样性,研究中国书法比青铜器、瓷器、绘画都更为困难。但因为有着较为悠久的汉学传统和......
在清代,篆书逐渐在学者研究和人民生活领域获得复兴。尤其进入乾嘉时期,伴随考古发现和朴学金石学的研究深入,篆体成为不难介入研......
本文就当代书法理论研究的实际,着重从书法艺术的艺术理论研究和书法史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理论研究中的两个具体问题进行......
本文运用文史互证等方法,对唐代书法中八分书作家蔡有邻、梁升卿、韩择木三人生平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证,初步确定了三人的生卒年......
本文认为书法史研究必须注重研究理念、研究视阈和研究方法,因为研究者研究的"期待视野"会决定我们对史料的取舍和解读,也必将决定......
艺术的自律概念的提出,从某种意义上是人们艺术观念逐步形成,艺术逐步发展的必然。在我们理解和研究艺术中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简牍帛书,是20世纪的“五大发现”之一,它不仅为研究汉字形体演变规律及书法史上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真实可靠......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楚系简帛文字大量出土,前后达二十多批。这些沉埋了二千多年的楚人真迹,是一份不可多得书法艺术遗产。其书......
目前书法研究中,从接受视角来探讨书家、作品、流派的现象已蔚然成一趋势,而关于接受这一视角方法论的探讨尚付阙如。本论文主要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