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古题相关论文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李白《长门怨》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
李白一生遍游天下,广习民歌,但他对民歌的学习运用不同于一般作者的单纯模拟或整理修改,而是对民歌的革新、发展,避免了模拟所带来的僵......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
《从军行》原属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乐府诗集》卷三十二),内容多叙军旅战争之事。王昌龄《从军·其四》(见卷首)正是......
《燕歌行》是乐府古题中发展充分且极具特色的一首.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从诗人生平才性、创作背景等层面入手评析同题之作,从而探究......
《雁门太守行》是中唐诗人李贺创作的战争诗歌。此诗拟乐府古题,全诗使用斑驳浑融、明灭变幻的色彩描绘了苍凉辽阔的边塞景色和瞬......
将王维的思想态度和诗歌创作分为前期与后期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却又是不够的.如果我们从心态的角度加以探索,把握住心态变化的基本......
作者: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令西安市)人,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
<正> 汉乐府古辞《公无渡河》,或以《箜篌引》之名,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人士的莫大关注。正确评价《公无......
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是自汉代成立乐府机构以来,收录乐府作品最广最全的文学总集之一,其在乐府分类方面亦是集大成之作。《乐......
<正>《行路难》(其一)写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这一年,因朝中权贵的谗言,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也就是被变相地逐出了长安。李白......
<正>"母题"是英语"Motif"的译名,用在文学上,即是主题或历史上重复延续的公共主题。从母题学来看,一部诗歌史就是一组原型母题的演......
建国四十五年来,对《蜀道难》主题的研究大致有这样四种态势:一、以考证史实立论.又可细分为①专考本事的讽喻说;②以文本为主体进......
<正> 鲍照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尤其在诗歌创作方面,他“点四家之擅美,跨两代而孤出”“上挽曹刘之逸步,下开李杜之先鞭”,继......
<正>《蜀道难》是李白诗集中的一篇优秀之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久传不衰。此诗自唐人段瑶在《河岳英灵集》以“奇之又奇”称誉以来......
<正>李白的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座高峰,其诗大胆的夸张,奇丽的想象是众所周知的,而其诗中在引用典故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豫章行》现存汉唐时期的文人拟作共9首,其流变特点是:主题上所写的时事与古辞"伤别"主题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在语言形式上,显示出......
古乐府诗是一个具有强大约束力的文学传统,而乐府古题无疑是这一传统中最为核心的元素。在古乐曲调失传后,古题本身具有的独特功能......
【正】 元稹是中唐时期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元和五年他由监察御史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十年再出为通州(今四川省达县市)司马,直至元......
<正> 《饮马长城窟行》本辞探实收在《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中的《饮马长城窟行》,历来都认为是汉代的乐府古辞.这首诗是这样的:青......
<正> 鲍照是南朝初诗坛上较有成就的诗人。他的主要成就在乐府方面.南朝社会实是一声色社会,统治者生活淫靡,所崇尚的亦是情歌艳曲......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拿宋以后形成的诗词观念和词史论述来推演唐五代词史,不仅使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至今不能获得正确解释,而且滋生......
从盛唐到中唐过渡时期的诗人元结(719—772)的乐府诗创作,及其在新乐府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近年越来越被学界重视。不过,笔者认为......
作为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乐府及乐府古题之文学、文化传统受到音乐尤其是音乐文化的决定性影响。乐府古题作为乐府文学、文化......
《猛虎行》为汉乐府相和歌辞之一,古辞曰:"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后人作此题者,或写客行,或写劝勉,或......
随着乐府学研究日益受到学界关注,相关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并有不断向纵深方向延伸拓展的趋势,近来关于“行”体乐府诸多问......
1999年至2002年,笔者师从王小盾先生攻读中国古代音乐文学方向的博士学位。入学之初,先生为同届5位博士生安排了一个学术训练项目......
古代边塞诗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纪实型,一种是想象型。所谓纪实型,就是诗的作者身临其境,写的是在边塞实际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