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现代化相关论文
所谓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a民俗在长期的传承与扩布过程中将会展现出一......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它包括三个层面:经济发展是物质的层面;政治发展是制度的层面;思想文化......
本世纪60年代前后,在一些 西方国家出现了“波普艺术”。波普艺术创造的艺术形象大多取材于广告、电视、画报等流行文化,主张从这些常......
各种以“艺术”之名,行“非艺术”之实的行为一度迅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因为它的危害性不在于针对某种艺术问题,而在于对整......
二胡的历史悠久,作为一种少数民族乐器,它是与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民间身份一直贯穿其中。伴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前景何在?推进现代化又需要从哪里入手?这类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人言言殊。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具体途径如何,中国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过程 ,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 ,是各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共同道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化 ,是“第二次现代......
近代以来,灾难深重的中国经历着最严重的危机,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摧毁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也摧毁了士人千百年来的心理平衡和文......
1840年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序幕。从此,中国社会开始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现代化开......
在我国学术界,以已故罗荣渠为代表的众多学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了中国学派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现代化理论。但也有为数不多的......
在20世纪中国文化思想洪流中,现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西化派的自由主义构成了最有影响的三大思潮。这一点足以使现代新儒学有资格成......
唯物史观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新问题,它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初就出现了;同时,它也不是业已充分解决的老问题.事......
无论是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考察,还是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角度来审视,中国中产阶级在整个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都享有崇高的历......
近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益发彰显,如何系统地清理、阐扬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重新成为理论......
二胡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族乐器,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土壤,是中国人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中华特色音乐美的重要工具。随着......
站位要高、视野要宽、格局要大,从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整体逻辑和国际化现实图景两个维度,对国家发展动力重构进行历史方位描......
辛亥革命在推翻清王朝的同时,也给延续千年的传统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向国人头脑注入了一系列崭新观念,堪称中华民族史上一次影响深......
<正>与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保持同步,我国基础教育一直处于变革之中。然而这样的一种持续性变革,至今并没有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构......
方益防教授是我国首位拥有医学和科学史博士学位的医学史专家。新著《西医东渐中的社会密码一--从牛痘接种到医政启动》(2020年6月......
当前,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大,人们工作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可谓一个异彩纷飞、繁花似锦的时代。作为时代......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活动 ,它的现代性属于超越的现代性层面。文学理论的现代性是对文学现代性的认同 ,本质上肯定文学的非理性和超越......
中国社会史在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曾出现两度辉煌,但60年代初以后,陷入了长达20余年的沉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个命运多舛的学科,走......
试论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时荣国60年前爆发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壮怀激烈的一幕,在这场血与火的考验中,贫弱无力......
本文从中国审美现代性及其研究的实际出发,着眼于中国现代化、审美现代性的发生,结合中国文化现代性,通过对比西方审美现代性,揭示......
海外不少学者对中国早期一再错失现代化机会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韦伯、何炳棣、列维和艾森斯塔特。韦伯通过......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写入我国......
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21世纪的中国,面临第二次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课题组2006年新......
生态、幻想这个带有理想色彩的浪漫和弦,与当下中国儿童的生活构成交响乐的时候,却流露出些许的蓝调情感。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面临着......
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现代化张静如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自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社会现代化过程以......
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条件问题□贾高建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亦即所谓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之中。社会的......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次现代化追求,都是对世界现代化浪潮冲击的回应。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不具备社会现代化的两个先决条件即......
五四时期是变被动社会现代化为主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期。从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政党、现代化意识、现代化人才、爱国主义......
最近,吴汉全教授所著《李大钊与中国社会现代化新道路(外二种)》(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版),以《李大钊与中国社会现代化新道路》一书......
<正>儒文化,即以中国大思想家孔子、孟子为代表人物所创立、形成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世界文化的重要源头和组成部分之......
吴汉全教授新著《李大钊与中国社会现代化新道路(外二种)》,1/16的开本,1000余页的厚度,130多万字,确实是鸿篇巨制.在李大钊研究的......
感性选择具有认识论、本体论以及文化学上的多重意蕴。从感性选择的语境来审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就是一个感性选择的历史发展过......
五四运动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关键性事件 ,是中国现代化运动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五四运动期间的李大钊得益于十月革命......
“五四”运动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关键性事件,是中国现代化运动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五四”运动期间的李大钊得益于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