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诸宫调》相关论文
(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 摘要:自唐代元稹写下了《莺莺传》后,关于崔莺莺、张生爱情故事的描写层出不穷,在崔、张爱情故事的发展中,《......
诸宫调又称“诸般品调”,是我国宋金元时代流行于北方的一种说唱艺术。现存的诸宫调仅3部,即《刘知远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和《......
“西厢记”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久远,崔莺莺与张生(君瑞)的恋情,也始终受到相当多的关注。尽管在其后,如赵令畤的《商调蝶恋花》、董......
论白朴《东墙记》对《王西厢》的影响李玉莲,王岳红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曾作杂剧16种。流传至今者尚有《梧桐雨》、《墙头马上》、《东......
《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及其创作年代,元代以降,学术界多以为金章宗时人董解元作于金章宗朝。其实,无论是从作品本身所反映出的宗教思......
北曲的缘起要追溯到北宋时期在北方民间普遍流行的“曲子”,它的出现甚至更早,可以一直上溯到唐、五代时期,其典型文学代表形式就是敦......
诸宫调是宋时期的一种大型说唱音乐形式,近些年许多学者也对其进行了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对2000......
一、“瓦子”里的音乐宋时,由于工商业的蓬勃发展,许多繁盛的大城市出现了。在这些商品经济颇为发达、人口高度集中的大城市里,都......
《长亭送别》是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中的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
张君瑞和崔莺莺爱情的发展,离不开双方互赠的表意传情的信物的促进。文章以西厢故事中最著名的三部作品《莺莺传》《西厢记诸宫调......
诸宫调以曲白相间、韵散结合的形式,集合若干不同宫调的曲牌连缀成套,以歌咏一个长篇故事,为戏曲的形成准备了成熟的叙事手段,和......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袅袅婷婷”形容女子身材纤细,姿态轻盈柔美(袅袅:细长柔美的样子;婷婷:美好的样子)。语见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在体制功能、主题设置、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方面的倾力创新,把婉曲细腻的张生和莺莺的曲折恋爱的世俗故......
诸宫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说唱艺术。诸宫调的音乐结构是诸宫调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西厢记诸宫调》所使用的宫调、曲调、套数进......
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画《文姬归汉图》存世本子多达八个:南京博物院藏明、清摹本各一幅、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馆各藏一......
《刘知远诸宫调》和《西厢记诸宫调》是金代文学的双璧。金朝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因此两种诸宫调中有多少外来语成分值得关......
《西厢记》中的张生,以其可爱可敬又可笑的形象深入人心。张生的形象是在《会真记》、《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中演变中得到......
<正>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又称《西厢(扌刍)弹词》、《弦索西厢》、《董西厢》)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说唱文学,在崔张故事......
《董西厢》中张生形象具有强烈的喜剧性,其喜剧性元素主要是通过情节的误会冲突、以及人物在冲突中的心理、性格的刻画展示出来的......
《西厢记》作为元杂剧的成功之作,对其的研究之文汗牛充栋。董每勘先生对《西厢记》的研究,"就戏论戏"、内容详实、分析精确,成就......
通过对《刘智远诸宫调》和《西厢记诸宫调》的宫调曲牌的分析,可以大致看出当时诸宫调的宫调数量和宫调之间的衔接特点。并且这两......
<正> (一)戏曲和曲艺一直被称作姊妹艺术。久而久之,造成这样一种印象,二者似乎是肩并肩,手牵手,一起长大的。而实际上,它们并不是......
《西厢记诸宫调》,又名《董西厢》,是董解元根据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的传奇《莺莺传》改编创作的一部体制巨鸿的诸宫调作品,大约产生于金......
很多学者认为《西厢记诸宫调》产生年代是金代,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南宋。通过对张炳森《关于〈董酉厢〉的创作年代》的商榷,从宗教思......
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在文人手中的传承,主 要经历了由元稹的《莺莺传》到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再到王实甫的《西厢记》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