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历书》相关论文
《崇祯历书》作为大型历算丛书,它的内容在中国历法上是一次巨大的变革,这部著作搜集了西方天文学家的理论,在形式上是中国传统的历法......
本文讨论了主张采用西法的历局在崇祯七年三月的日食预报出现严重失误后,接任徐光启的李天经为何上疏建议测验五星推算来校验历法......
《测量全义》作为编撰大型历算丛书《崇祯历书》的基础文献,是西方三角学、球面天文学及测量术系统传入我国之始,涉及面积、体积测量......
徐光启是明末最杰出的数学家,他对中国数学的贡献集中地体现在《几何原本》、《崇祯历书》中。 《几何原本》是西方数学的经典之......
《崇祯历书》是由徐光启等人历时五年编撰而成,是介绍欧洲天文学知识的文学著作。《崇祯历书》分为基本五目和节次六目两部分。基本......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的知识内容进行了选要和重构。把选要的基调定位在“择切用者”的切用性上,并对历法概念做了狭义解读,这种观......
《恒星经纬图说》是明末大型历算丛书《崇祯历书》中的一卷,展现了西方天文学传入中国时产生的一些星图。本文以这些星图为研究对......
在《崇祯历书》编撰期间,徐光启以及李天经(徐光启去世后由他主管历局)等人,就与保守派人士如冷守忠、魏文魁等人反复地争论过。前者努......
第四届中国科技典籍暨《崇祯历书》研究国际会议于2006年8月26—29日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举行。......
《测量全义》作为编撰大型历算丛书《崇祯历书》的基础文献,是西方三角学、球面天文学及测量术系统传入我国之始,涉及面积、体积测......
明朝末年,欧洲天文学第一次传入中国,其高潮便是《崇祯历书》的编纂。由于太阳运动在历法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从《崇......
崇祯历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大奇书。它由十七世纪初年来华的“外国专家”在当时中国官员主持之下,费时五年,参考了到那时为止欧洲历......
本文详细考证了明末来华耶稣会士对托勒密天文学的介绍。发现《崇祯历书》在介绍托勒密天文学时所依据的原始材料不仅有托勒密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日食食限是判断日食发生与否的重要参数,素来为中国天算家所重视。明末清初之际,西法食限知识传入中国,并被积极引入官方历法。通过分......
文章立足社会历史文化语境,通过对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及编译《崇祯历书》两件极具历史价值的翻译事件进行阐述,细致描画徐光启......
在国内外最新研究基础上,论述了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表前后,西方数理天文学及宇宙论的发展历史。从数学模型来看,直到《天体运行论......
要第谷月亮理论是第谷最重要的天文学贡献之一,通过《崇祯历书》最早传入中国。不过,《崇祯历书》对该理论的介绍存在混乱与矛盾:......
<正>《崇祯历书》是明朝政府为了完成历法改革于崇祯二年(1629)开始组织编修的一部专业性的天文学丛书,是20世纪之前中国最重要的......
该文介绍明末崇须改历过程中的恒星现测工作,并对由此产生的星表和星图进行初步的研究。通过对有关星表和星图本身的分析和比较,进一......
崇祯七年(1634年)三月发生了一次大食分日食,因处于明末历法改革及《崇祯历书》编修的关键时期,这为检验西洋新法与传统中国历法的疏......
本文通过对于《至大论》这样一部古希腊数理天文学经典著作的解读和研究,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在原始英文文献和现代数学语言......
通过汤若望的启蒙与赠书以及个人持续不断地广购书籍,黄宗羲一直追寻着西方历算在中国发展的轨迹,在西洋历算谱系递进的各个阶段及其......
开普勒的新天文学是西方天文学从传统的数学天文学转变为物理天文学的标志。明末崇祯改历过程中介绍了许多西方天文学的知识,其中......
2006年8月26-29日,第四届中国科技典籍暨《崇祯历书》研究国际会议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技管......
本文首先叙述十七、十八世纪传至中国的西方天文学的主要内容,然后分三方面讨论它对中国的影响:(1) 促使中国学者研究天文学的热情......
是近代科学革命,还是古代科学复兴王桂兰近年来,在中国科学史研究中有人提出以《几何原本》的翻译、《崇祯历书》、《律历渊源》的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