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实义》相关论文
晚明天主教东传,是中西宗教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代表性事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及其影响也不断激发着研究的兴趣。这个时代的人物、......
中国的万物一体思想渊源已久。从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到程颢的"天人本一,何必说合",正式确立了万物一体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合法地位。......
从《天主实义》到《畸人十篇》标志着利玛窦传教重心的改变。前者力图调和基督教义与儒家思想的矛盾,重在“以理服人”;后者突出非理......
明末来华天主教传教士出于传教目的,在基督教救赎论和佛教解脱论之间进行比较辨析,宣扬基督教的天堂地狱教义,批评佛教的轮回教义......
《天主实义》是利玛窦著述的宣传天主教教理的著作,同时也是首次被介绍到朝鲜的汉译西书。该书传入朝鲜后,书中关于对宋明理学的批......
关于利玛窦最负盛名的著作《天主实义》的成书过程,虽前辈学人撰文多有发明,然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另外,此书与同时期其他几部相关著作......
明清之际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是东西方两大文明交流较为重要的事件,至今仍是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以《天主实义》为主要文本探讨利......
“自然理性”或“自然法”,是利玛窦自认为在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中发现的与基督教一致的地方。利玛窦在其护教性著作《天主实义》中......
在《天主实义》第六篇中,中士和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围绕“为善”问题展开对话。由于生存意识的差异和误解,双方一直......
黄宗羲从其气一元的宇宙本体论和重视经世史学及社会教化的实学立场出发,在批判继承朱熹魂魄说的同时回归先秦儒学原典,批判了民间迷......
讲到中西文化冲突,一般都以为是近代的事。其实,作为西方前资本主义的实证文化与中国封建主义儒家文化的碰撞,早在300多年前就在明......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利玛窦把天主教原理同中国儒家经典联系起来,用天主教教义附会、补充、论证儒家思想,对儒家经典进行新的诠释,这在《天主实义》中......
清初的“汉学”之所以会发生.有许多原因,有社会的,有个人的.有学术的,有政治的。这些原因.当事者和研究者都有过论述。但“汉学”和“西......
<正> 对于外来宗教,经卷的翻译总是最重要的。佛教进入中国后,最重要的活动就是佛教典籍的翻译,倘以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为......
晚明时期,随着东西海路大开,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来华传教,针对中国高度文明的文化环境,采取文化适应路线,不仅使天主教在中......
可以说,利玛窦的《天主实义》(1603年北京)是东西思想互相适应而成的杰作。根据利玛窦的说法,基督教所追求的道理也是儒家之伦理理想:“仁义......
作为一位既接受过西方正规化神学教育,同时又通晓中国文化的传教士,利玛窦在《天主实义》"论人魂不灭大异禽兽"篇中,以中世纪著名......
已有研究者指出《天主实义》对《孟子字义疏证》之影响,但侧重史学的学理依据,而缺乏哲学的学理依据。从哲学上看,《孟子字义疏证......
本文旨在对利玛窦的两部重要中文著作《畸人十篇》与《天主实义》作比较,从文本内部探讨两者的本质差异。探讨和比较的目的是想发现......
<正>世纪之交,美国《生活》杂志评选出千年来对中国历史进程及中外关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外国人有4人,其中利玛窦名列其中①。现今......
<正>引言《天主实义》是明末来华意大利耶稣会利玛窦神父一部杰出的神哲学著作。初稿撰于1595—1596年间。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地向......
《天主实义》基于天主教之天主论批评了佛道所谓的空无宇宙论 ,以及佛教的“我”或佛观念。由于对佛道的基本态度是“易” ,致使《......
《天主实义》是远东耶稣会士利玛窦入华第二十年,即1603年成书的,一本“旨在要专门针对儒家士大夫,向他们提供哲学论证以作为天主......
晚明时期,随着东西方海上交通的畅通,以传教为目的的耶稣会士叩响了中国的大门,为中西文明提供了相互了解与交锋的新的机遇和可能......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首先要求传教士本人实现文化转换 ,明清之际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依据中国的现实状况制定了以文化调和为主向 ,......
《天主实义》是利玛窦用中文撰写的一部护教性著作,书中使用了大量的西方中世纪流行的经院主义哲学范畴和论理。现有的从翻译角度......
黄宗羲从气本论的宇宙本体论及注重经世致用与道德教化的立场出发,在批判程朱理学的同时回归先秦儒学原典,批判了道教魂魄说及中医......
高一志(Alfonso Vagnone,1566—1640)的《修身西学》采用了文艺复兴时期一部拉丁文大学教材《科因布拉伦理学评论》的基本结构,但......
近几年来,有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似乎安静了些。学术诚然不是热闹凑出来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学术确有其发展的内在理路,......
16世纪末,随着以利玛窦为代表的第一批耶稣会传教士踏进中国的土地,天主教开启了在华传教的历史进程。通过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他......
本文在概述基督福音东传过程的基础上,指出了中、日、越以及朝鲜王朝在接受基督教上体现出来的从禁教到开国开教的相似历程。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