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7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王洋洋,肖益林,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3
  在对跟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相关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相关研究之后发现,流体包裹体主要为盐卤水,没有发现富CO2等其他类型的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其盐度变化范围为4.2%~50.7%N......
[会议论文] 作者:黄建,肖益林,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3
[会议论文] 作者:吴非,肖益林, 来源:2012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12
在近期的野外工作中发现,蚌埠地区的荆山花岗岩中穿插有宽度大于1米长度达几百米的煌斑岩脉,在生脉体中发现有大量的长英质捕虏体,通过对这些捕虏体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详细研究,结合荆山花岗岩矿物学的研究认为荆山花岗岩为无水条件下......
[会议论文] 作者:刘海洋,肖益林,孙贺, 来源:第十一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年份:2017
作者系统分析了勘察加岛弧不同火山密集区主微量元素及Li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以期揭示勘察加岛弧不同火山区流体作用特征,并促进对俯冲带Li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的认识。...
[会议论文] 作者:刘海洋, 肖益林, 孙贺,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田野,肖益林,郭海浩,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7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中的变质脉能够反映俯冲带流体的组成和演化.为了探究大陆俯冲带流体活动及伴随的元素迁移,本文系统地调查了苏鲁造山带南部江苏东海驼峰地区的超高压榴辉...
[会议论文] 作者:万红琼,肖益林,孙贺,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7
Li同位素(6Li和7Li)高达16%的相对质量差及其中等不相容性和强流体活动性使其成为研究俯冲相关地质过程的重要示踪剂.对大别-苏鲁地区广泛分布的超高压大理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
[会议论文] 作者:万红琼,孙贺,肖益林, 来源:第十一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年份:2017
Li 同位素(6Li 和7Li)高达16%的相对质量差,及其中等不相容性和强流体活动性使其成为研究俯冲相关地质过程的重要示踪剂.我们对大别-苏鲁地区广泛分布的超高压硬玉石英岩全岩及其主要单矿物硬玉和石英进行了系统的Li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硬玉石英岩Li 含量及Li 同......
[会议论文] 作者:李王晔, 滕方振, 肖益林,, 来源: 年份:2004
镁同位素是潜在的示踪地壳物质再循环的新工具。前人研究发现:相比"正常地幔",一些大陆玄武岩、克拉通榴辉岩和地幔橄榄岩具有较轻的镁同位素组成[1-3],而一些花岗岩具有...
[会议论文] 作者:孙贺,肖益林,Casey,高永军,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3
  本文对蚌埠隆起地区荆山花岗岩和晚期辉绿岩脉剖面进行了详细的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锂同位素研究。结果靠近辉绿岩脉的花岗岩锂含量降低的特征指示了在辉绿岩脉侵位...
[会议论文] 作者:刘磊,肖益林,G.W(o)mer,A.Kronz, 来源:2011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11
为了探索金红石地球化学在源区研究中的意义,调查和直接比较沉积物和它们的源区在微量元素上的特征,我们对采自大别山超高压岩地区不同水系沉积物中的175颗金红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和激光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并与来自同一地区超高压岩石中的金红石进行了地球化学对......
[会议论文] 作者:孙贺,高永军,肖益林,Casey,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3
本文对蚌埠隆起地区荆山花岗岩和晚期辉绿岩脉剖面进行了详细的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锂同位素研究。结果靠近辉绿岩脉的花岗岩锂含量降低的特征指示了在辉绿岩脉侵位前这部分花岗岩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热液蚀变作用。......
[会议论文] 作者:刘海洋,邓江洪,孙卫东,肖益林,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9
弧前区域水岩作用的研究可以为揭示俯冲带流体循环及岛弧岩浆成因提供重要约束.由于伸展构造及海山俯冲的共同作用,马里亚纳弧前区域产生大量断层,进而形成大量的蛇纹岩泥火山.这些泥火山主要为蛇纹岩泥及其携带的蛇纹石化橄榄岩碎块和变质基性岩碎块.这些岩石......
[会议论文] 作者:谭东波,刘海洋,孙贺,仝凤台,肖益林, 来源:第十一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年份:2017
本研究对代表碰撞后典型镁铁质岩(道士冲、祝家铺、沙村和椒子岩)的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Li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碰撞后镁铁质全岩具有类似岛弧形的微量元素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全岩的δ7Li值变化范围为-......
[会议论文] 作者:李王晔, 滕方振, 肖益林, 顾海欧,, 来源: 年份:2004
稳定同位素的重要应用之一是"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即根据矿物之间的同位素平衡分馏值(103lnα)来计算地质过程的温度。Li et al.发现大别山碧溪岭榴辉岩中单斜辉石(绿辉石)和...
[会议论文] 作者:黄建,肖益林,柯珊,李曙光,高永军, 来源: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肖益林,孙贺,顾海欧,黄建,刘磊, 来源: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李王晔[1]滕方振[2]肖益林[3], 来源: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4
本文研究了美国缅因州Onawa接触变质晕内代表一系列变质脱水反应产物的变泥质岩及其变质脱水前的原岩的镁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除一件样品外,原岩和不同变质带内变泥质岩(烧失......
[会议论文] 作者:黄建,柯珊,高永军,肖益林,李曙光, 来源: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5
To investigate the behaviour of Mg isotopes during alteration of oceanic crust and constrain the Mg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altered oceanic crust (AOC),high-precision Mg isotope analyses have bee...
[会议论文] 作者:顾海欧, Fang-ZhenTeng, 肖益林, 李王晔, 徐丽, 来源: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4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 年份:2015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