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66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献民, 来源:第四届国际扶论坛 年份:2015
医学是综合整体观的治疗医学,不是单纯的姜、桂、附的叠加;比如利尿可扶,如叶天士所云:”温阳不在补,只需利小便”,化湿也是扶;甚者有时稍佐一点养阴药也不失一种扶办法。...
[会议论文] 作者:鹏,洪靖,永培,刘永尚,郜峦, 来源:第三届全国新安医学流派专题研讨会 年份:2017
任之为当代著名中医临床家,秉承家学新安氏内科悬壶济世之志,享誉江淮.老临证五十余载,对于各科诸病种均有一定的治疗心得,其中以通降逆法辨治痞满是其治疗脾胃系疾...
[会议论文] 作者:李毅,赵英荚, 来源:2008北京·第二届扶论坛 年份:2008
还五汤,首见于清·清任之《医林改错·瘫痿论》,书中论:元气亏五成,下剩五成,周流一身,必见气亏诸态。元气归并左右,病半身不遂,不能行于上下,则病两腿瘫痿。本文介绍了补还五...
[会议论文] 作者:黄文明, 来源:2012成都·第二届国际扶论坛暨第五届全国扶论坛 年份:2012
思想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中医经典的基础之上,用扶思想指导临床可以较快地提高临床疗效,跟师学习是提升扶实践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脉象的口授心传,通过扶的学习和实践,就能更...
[会议论文] 作者:张凤忠, 来源:全国第四届清任学术思想研讨会 年份:2008
还五汤出自清代著名医家清任著的《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其丰富了中医对中风理论的认识,确定了其对中风治疗的思路和方剂。此方的组成,不仅反映了清任的这种思想...
[会议论文] 作者:周卉;, 来源:第四届国际扶论坛 年份:2015
无论哪种学派,都应以阴阳为纲,辩证施治.扶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扶肾、健脾胃,以温肾、脾为主,扶助正气,主要因:1,肾是先天之本,也是后天之本,2,脾胃是后天之本,3 脾胃如同...
[会议论文] 作者:廷峰,廷峰,晓亮,雨诺, 来源:第四届国际扶论坛 年份:2015
氏温架透灸是在雷火神针的基础上,融合了十几味地道中药材,精工做成直径约4cm粗细的药条,特制的灸架,可插3-16根艾柱,渗透力提高80-100倍,药力跟随热力可穿透深部组织,以短时间、近距离、高温度、...功效:温补督、强壮真元、调和阴阳、温通气血、化瘤散瘿、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廷峰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和古代灸法技术,认为充足的灸量是得气取效的前...
[会议论文] 作者:夏冉,戴小华, 来源:第三届全国新安医学流派专题研讨会 年份:2017
新安医家任之在临床上治疗胸痹时常以理气活血,通宣痹法,用药上常以瓜蒌、薤白等利气宽胸通;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取得显著疗效.本文现从病因病机及用药特色的两大方面探析氏胸痹的经验,并附典型病案一则以验证...
[会议论文] 作者:媛,符文, 来源: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作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6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本文旨在介绍符文教授治疗小儿癫痫的经验,其治疗重视调节心神,处方精炼,且运用针灸整合疗法,临床效果显著。...
[会议论文] 作者:尹春良, 来源:第四届国际扶论坛 年份:2015
本文通过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综合性典型病例的诊治及分析,旨在以笔者的临床经验,来实践卢氏扶法的“扶”理念在实际临床中应用的重要意义.以上四个病案运用扶的思想...
[会议论文] 作者:宋乐, 来源:第三届泛中医论坛、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论坛 年份:2007
  扶论坛是中医领域的一种科学发展观,“扶论坛”的主题是力倡扶,文章主要从阴阳之道对扶论坛做了论述。总结出扶论坛是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的人体内环境之道:是养生之...
[会议论文] 作者:张作倜,张作周,张曼,张苗基, 来源:第四届国际扶论坛 年份:2015
2005年,笔者有幸拜读了刘力红教授的《思考中医》,首始学习扶理论,聆听了火神派第四代传人卢崇汉教授、吴佩衡教授等扶派大家关于中医扶理论的最新论述,坚持在通理和应用上...
[会议论文] 作者:余瀛鳌, 来源:全国第四届清任学术思想研讨会 年份:2008
医界共知,补还五汤是治疗中风的名方,学术临床影响至为深广。此方初见于清·清任《医林改错》,书中对杂病中风最常见的“半身不遂”等证,特意撰写了“半身不遂论叙”专文。其...
[会议论文] 作者:王秋敏;亚青;, 来源:全国第四届清任学术思想研讨会 年份:2008
本文通过对两例病历资料的研究,指出:补还五汤是体现清任所创气虚血瘀理论的代表方剂。临床多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及其后遗症期的治疗。两例患者均为颅内占位手术后发...
[会议论文] 作者:赵作伟, 来源:2012成都·第二届国际扶论坛暨第五届全国扶论坛 年份:2012
在西医理论的基础上学习中医学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学习经典中医典籍,研究扶理论,提高了诊断准确度,并认为重阳扶是治病的具体体现,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会议论文] 作者:尹春良, 来源:2012成都·第二届国际扶论坛暨第五届全国扶论坛 年份:2012
本文通过三个代表性胸痹病例的诊治及分析,探讨卢氏扶法的中医理念在临床中的意义,通过对人体扶、益气、活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会议论文] 作者:高允旺, 来源:2012成都·第二届国际扶论坛暨第五届全国扶论坛 年份:2012
本文介绍了中医经典书籍《皇帝内径》中的扶思想,指出扶思想治疗脑疾病的思想来源是《伤寒论》,并以具体医案为例,讨论了温热扶在脑中风、脑肿瘤等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会议论文] 作者:胡木明;李太泉;, 来源:第四届国际扶论坛 年份:2015
罐具有热能、磁场和红光功能.运用扶罐循行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进行理疗,可以实现有温刮痧、无烟温灸、代手推拿.扶罐以扶助人体阳气为根本,温熨经络穴位,简便易行.对很...
[会议论文] 作者:於江寅[1]任素玉[2], 来源:2009上海·第三届扶论坛 年份:2009
学派的理论是以《内经》、《易经》、《伤寒论》为基础,由清末伤寒大家郑钦安完善而形成,其学术思想的宗旨:辨证以阴阳为纲,识证只分阴虚、阳虚;在生理上强调主阴从,统乎...
[会议论文] 作者:张志明, 来源:全国第四届清任学术思想研讨会 年份:2008
清任是我国杰出的医学家,所著《医林改错》被称为医学奇书,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深远,特别是在活血化瘀疗法上扩大了应用范刚,开辟了新的途径,所创方剂“补还五汤”正是基于这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