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理论圆我中医梦--学习扶阳理论的汇报

来源 :2012成都·第二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五届全国扶阳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qian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医理论的基础上学习中医学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学习经典中医典籍,研究扶阳理论,提高了诊断准确度,并认为重阳扶阳是治病的具体体现,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三个代表性胸痹病例的诊治及分析,探讨卢氏扶阳法的中医理念在临床中的意义,通过对人体扶阳、益气、活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文以20例寒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剂量附子汤进行治疗,随症加减,煎剂内服,1个疗程20天,未愈间隔两天,再行第2疗程。痊愈18例,有效2例,痊愈率为90%,有效率为10%,总有效率为100%。
在引进“中国整脊法”之后,结合针刀松解术和火针加中药扶阳法(简称“针整火”或“真正火”),对16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好转380例(23.3%),无效60例(3.75%)。
简要介绍了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常见并发症,对62例确诊为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固本活血汤加减法进行治疗,每天1剂,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完全缓解15例,占24.19%;基本缓解27例,占43.55%;有效16例,占25.81%;无效4例,占6.45%;无复发病例。总有效率93.55%。
本文对秃发性毛囊炎、关节型银屑病合并慢性红皮病、唇舌干燥、经常春秋季皮肤过敏等疾病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扶阳理论在中药治疗皮肤中的应用,对通络止痛、防风湿、清热解毒等疗效显著。
本文对药王孙思邈第二十八代嫡传弟子黄宗胜的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重点论述了扶阳理论的运用,尤其在病机病位病势梳理,节奏把握,力道和副作用控制等诸多方面眼手独到,指出扶阳须看阴血多寡,须=重肾精多寡,重情志。
本文试图对扶阳派重要方剂之一附子理中丸(汤)追溯方的出处,欲见其本来面目,并述丸剂当今药典的处方标准及现代临床汤剂常规用法,对此方适应证、主治尝试加以分类,条分缕析,便于应用。并摘录古今医家对此方中药味配伍组合精当言论,合为该方方义,列举医案,以证附子理中丸(汤)的奇效。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扶阳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熏蒸扶阳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每周6次,共治疗2周。治疗后,采用VAS评分和Lequesne指数积分对照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中药熏蒸扶阳治疗组各项指标平均改善幅度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40%和30%,,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3.33%(P<0.05),,
随着的扶阳思想逐渐被民众的理解和接受,“火神派”的影响力逐渐增大。在分析感冒临床表现和病因的基础上,在扶阳思想指导下,研制了“火神感冒胶囊”,利用中药温热性,模拟南方温热的夏气来对治风寒感冒,通过扶助人体阳气,驱散寒邪。
本文介绍了一例寒疡内陷病例,在脉诊的基础上,认为是年高体衰、过服清热解毒药、寒中败胃所致,用附子干姜等辛热剂进行治疗,1周后疮口己长满红色肉珠,乃近愈之象,遂停药,经旬日乃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