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2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王长有, 来源:全国火电2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第22届年会 年份:2004
本文对发电厂设备检修焊接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探讨,找出了焊接过程和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
[会议论文] 作者:王长有, 来源:第27届中国控制会议 年份:2008
研究一类时滞偏生态模型解的振动性,利用平均法,通过使用偏泛函微分方程上、下解思想和泛函微分方程振动性理论,获得了其解的正性和关于正平衡态振动的允分条件,推广了文[9,10]的结......
[会议论文] 作者:吉万全,王长有, 来源:第七届全国小麦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刘奎玉,秦淇,李玲,王长有, 来源:200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年份:2006
超高压锅炉水冷壁内壁冲刷沟槽造成水冷壁爆管,国内外均未见此类问题报导,通过对沟槽引起的爆管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其规律性,认为是局部膜态沸腾引起,对超高压锅炉的折焰角设计、负荷特性及锅炉机组的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会议论文] 作者:王长有,李德才,袁祖贻,宋登轩,, 来源:机械技术史 年份:1998
磁性液体直线密封技术是一种新的动密封技术。由于磁流体直线密封装置本身不仅能完成直线运动的密封,且能够代替转轴密封,实现直线加旋转复合运动的密封,因而该种密封技术引...
[会议论文] 作者:张宏;吉万全;任志龙;王长有;王秋英;, 来源: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3
将5+10优质亚基转入当地主要优质源之一的小偃6号时,为了提高优质亚基的聚合效率,采用小偃6号1D单体基础材料作为受体,中优6号、安农91168和皖38为5+10亚基的供体进行杂交.F...
[会议论文] 作者:吉万全,王长有,王秋英,薛秀庄,蔡东明, 来源: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3
采用SSR对抗白粉病基因来源于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的抗白粉病种质N9134进行分析,引物对WMS67,在抗病植株中两个多态性DNA片段Xgwm67/100和Xgwm67/85在分离群...
[会议论文] 作者:王长有;吉万全;王秋英;薛秀庄;蔡东明;, 来源: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3
以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的野生二粒小麦AS846为父枰,和阿勃非整倍体植株进行杂交,在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抗白粉病的N9134a,N9134b和N9134c三个品系.采用66个SSR引物对AS846、阿勃和N...
[会议论文] 作者:汪潇;张增祥;王长有;亢庆;于嵘;, 来源: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林业及生态建设领域相关学科 年份:2006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是一种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和指示土地退化的生物量、归一化植被指...
[会议论文] 作者:王亚娟, 王长有, 吉万全, 张宏, 刘新伦,, 来源: 年份:2009
本研究所用的人工合成小麦主要来源于山羊草属、四倍体小麦等小麦野生近缘种属,它们携带大量的优异基因,其遗传多样性丰富,是改良和创新现代小麦基因库的重要种质资源。...
[会议论文] 作者:秦保平,刘彩霞,邵莹,张裕芬,王长有,朱玉强, 来源:第六次全国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1
本文论述了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的方法及其理论基础,结合天津市实际情况,建立了预报模式系统并应用于天津市进行空气质量预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较高的预报准确率....
[会议论文] 作者:吉万全, 王长有, 杨晓菲, 杜欣, 张艾岑, 李信, 田增, 来源: 年份:2004
滨麦(Leymus mollis,2n=4x=28,NsNsXmXm)是小麦族、大麦亚族、赖草属的一个异源四倍体植物,具有抗寒、抗旱、耐盐碱、茎秆粗壮、大穗多花等优良性状,同时对小麦条锈病、白粉...
[会议论文] 作者:牟凤云;张增祥;王长有;赵晓丽;刘斌;周全斌;谭文彬;, 来源:2006年“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会议论文] 作者:李浩,王长有,陈春环,符书兰,郭翔,韩方普,吉万全, 来源: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普通小麦的起源经历了两次异源多倍化过程,通过未减数配子结合引起的染色体加倍被认为是普通小麦起源的重要途径.前人研究发现一些四倍体小麦与山羊草、黑麦等近缘种的杂种F1具有较高结实率,从而推断这些基因型小麦具有未减数配子基因,但其未减数配子产生分子机......
[会议论文] 作者:吉万全, 王长有, 杨晓菲, 杜欣, 张艾岑, 李信, 田增荣,, 来源: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 年份:2019
[会议论文] 作者:王亚娟;王长有;张宏;刘新伦;张荣琦;蔡东明;吉页全;, 来源: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小麦条锈病是由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f.sp.tritici Eriks et Henn引起的世界性小麦主要病害,在我国各小麦主产区常年发生.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减少病害损失最经济、有...
[会议论文] 作者:刘新伦;李志超;王亚娟;王长有;张宏;田增荣;吉万全;, 来源: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麦蚜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其通过吸取植株汁液、排泄蜜露、分泌毒素和传播病害等方式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近年来,以麦长管蚜为主的小麦穗蚜危...
[会议论文] 作者:李浩[1]王长有[1]陈春环[1]符书兰[2]郭翔[2]韩方普[2]吉万全[1], 来源: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普通小麦的起源经历了两次异源多倍化过程,通过未减数配子结合引起的染色体加倍被认为是普通小麦起源的重要途径.前人研究发现一些四倍体小麦与山羊草、黑麦等近缘种的杂种F1...
[会议论文] 作者:王长有,王亚娟,陈春环,杨晓菲,李浩,韩颜超,王小华,杨武娟,朱晨,张艾岑,张宏,刘新伦,吉万全, 来源:第七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 年份:2016
  小麦的近缘属是进行小麦遗传改良重要的种质资源和基因源。在小麦与华山新麦草、滨麦、黑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和山羊草属的远缘杂交后代,通过形态学、抗病性鉴定、细胞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