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5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潘永初, 来源:第十二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 年份:2013
[会议论文] 作者:潘永初, 来源: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年份:2017
[会议论文] 作者:张驰,潘永初, 来源:2017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 年份:2017
基于课题组既往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orofacial clefts,NSOC)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发现,在GWAS研究中,绝大多数疾病相关显著性位点主要富集在DNA上的非编码区(noncodingregion),例如启动子(promoter)区,增强子(e......
[会议论文] 作者:潘永初, 王林,, 来源: 年份:2004
目的:探讨MSX1遗传变异与唇腭裂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设计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在600对的唇腭裂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对MSX1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采用SNPscan方法对MSX1基因功能性S...
[会议论文] 作者:娄姝,张驰,潘永初, 来源:2017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 年份:2017
非综合征型腭裂(NSCPO)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出生缺陷,发生率大约在1/2500,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生理负担.本研究旨在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方法(GWAS)探究与其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和位点.......
[会议论文] 作者:潘永初,张卫兵,王林, 来源:2016中国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 年份:2016
背景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是最常见的先天发育畸形,在我国高发,其发病与遗传易感因素密切相关。材料与方法 本课题组采用大样本的病例-对照研究,利用候选基因、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等方法研究基因组遗传变异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病的关系,并采用一系列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
[会议论文] 作者:李丹丹,潘永初,王林,马兰, 来源: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潘永初,卢云,王林, 来源:2016国际口腔及颅颌前沿研究研讨会暨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年会 年份:2016
[会议论文] 作者:徐敏,马兰,潘永初,王林, 来源:2017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 年份:2017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orofacial clefts,NSOC)是一种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先天性畸形,它不伴有其他系统器官畸形。唇腭裂是由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复杂性疾病。双生子及家系研究证实遗传因素在唇腭裂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icroRNA(miRNA)是......
[会议论文] 作者:马兰,徐敏,潘永初,王林, 来源:2017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 年份:2017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orofacial clefts,NSOC)是最常见的先天性颅颌面发育缺陷之一.随着连锁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基因检测水平的发展,目前已证实有多个候选基因与NSOC易感性相关.同源异型盒基因(MSX1)位于4p16.1,编码DNA结合序列,是肌节同源异型盒家......
[会议论文] 作者:李丹丹,马兰,潘永初,王林, 来源: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 年份:2015
研究背景: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它是一种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复杂疾病,其中遗传因素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microRNA (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它能通过与mRNA特定的区域结合,导致靶基因mRNA的翻译抑制或降解.本研究......
[会议论文] 作者:卢云,马兰,潘永初,王林, 来源: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 年份:2015
目的 先天缺牙是一种常见的牙齿发育异常.BMP2在牙齿发育的早期有表达,并在上皮和间充质的相互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遗传变异与先天缺牙发生风险的关联性尚未明确....
[会议论文] 作者:潘永初,王宇婷,王林, 来源:2016中国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 年份:2016
目的 评估 MYH9 基因功能性遗传变异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发病关系,并探讨可能的易感机制。方法 采用两阶段的病例-对照关联研究,收集近2000 例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病例和正常对照,利用TaqMan 方法对5 个位于MYH9 基因功能区的遗传变异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
[会议论文] 作者:马兰,潘永初,王林,王宇婷,李丹丹, 来源: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王宇婷,李丹丹,马兰,潘永初,王林, 来源: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 年份:2015
目的:通过人群研究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非肌肌球蛋白A基因(MYH9)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的关联.材料与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学研究,筛选位于MYH9基因3个突变位点,采用高通量SNP分型技术,筛选NSCL/P相关的SNP.第一阶段采用602例病例/602例健......
[会议论文] 作者:赵晶,张卫兵,孙莲,王华,潘永初, 来源:2016中国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 年份:2016
目的 研究 RhoA 在介导力学信号调控新骨形成中的作用,为探索临床中高效稳定的牵张成骨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离培养并鉴定新生SD 大鼠颅骨缝间充质干细胞(rBMSC)。...
[会议论文] 作者:张卫兵,王华,潘永初,马俊青,王林, 来源:第十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 年份:2011
目的:分析参与腭中缝牵张成骨各种细胞生理事件相关蛋白的动态差异表达,揭示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在腭中缝牵张成骨新骨形成过程的作用.方法:使用小鼠腭中缝扩张模型,采用基于iTRAQ八标的1D-PAGE-LC/MS/MS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力学调控骨形成机械生物信号通路中相......
[会议论文] 作者:吴佳静,张卫兵,孙莲,王华,潘永初, 来源:2016中国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 年份:2016
目的 探讨 LncRNA 在加力促进骨髓间质干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的分子机制,为正畸加力促进骨改建提供生物学基础.方法 使用 Flecell5000 张应力加载系统给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0%,0.5hz,6h/天的刺激,诱导其向成骨方向分化,使用RT-PCR和Wester Blot 检测成骨相关指标R......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