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5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吴俊, 来源:首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江西省中医药学术发展论坛 年份:2010
  目的:观察丁香吴萸散敷脐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300例诊断明确的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对照组150例。对照组给予补液、对症等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一般常规...
[会议论文] 作者:华克,, 来源: 年份:2004
总论:通过对吴萸当归四逆汤的学习谈谈自己对此方在组方、用药机理和临床中自己的一些运用和想法,从而提示我们特别是初学中医的人在临床中对异病同治的掌握和运用。对治病求...
[会议论文] 作者:武鸿翔, 吴荣祖,, 来源: 年份:2004
附子吴萸当归四逆汤是吴荣祖教授在《伤寒论》当归四逆汤基础上创立的方剂,重用附子为君,治疗肾阳虚血脉痹阻的各种疾病。本文通过典型病案的展示,从理法方药四个方面深入探...
[会议论文] 作者:黄抗纯, 来源: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国五方学术会议 年份:1997
[会议论文] 作者:陈秀荣,张成, 来源:第三届全国基层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年份:1998
[会议论文] 作者:雷培海,周欣,汤洪波,王道平,彭炳先, 来源:2005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5
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俗称吴萸、辣子、吴椒.味苦性温,有小毒,具有温中散寒、疏肝止呕、止痛、燥湿的功能.主治胃腹冷痛、恶心呕吐、泛酸暖气、腹泻...
[会议论文] 作者:雷培海[1]周欣[2]汤洪波[1]王道平[2]彭炳先[1], 来源:2005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5
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俗称吴萸、辣子、吴椒.味苦性温,有小毒,具有温中散寒、疏肝止呕、止痛、燥湿的功能.主治胃腹冷痛、恶心呕吐、泛酸暖气、腹泻...
[会议论文] 作者:王桂平,, 来源: 年份:2000
方法:中药组用旋复代赭汤加减,旋复花、代赭石、半夏、生姜、厚朴、枳实、人参、大枣、黄连、吴萸。每日1付,水煎至150 ml,1周...
[会议论文] 作者:陈代贤,郭月秋,于黎明,解海, 来源:第一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 年份:2008
目的:考查现时吴茱萸商品的真伪和质量.方法:采用性状、粉末组织显微鉴定的方法.结果:三种吴茱萸正品果实为类圆形、五角状扁圆形(5 瓣),仅吴茱萸一种的果实表面具多数疣状突起;巴氏吴萸虽有疣状突起,但为2...~5 瓣不等,开裂者的内果皮常向上反卷与外部果皮分离,质松泡,味淡;石虎、疏毛吴萸表面为“窝点”,香气皆浓烈而苦;正品均以含非腺毛(胞腔内含红棕色物质)、腺毛、石细胞、草酸钙簇晶等为其主要特征;唯吴...
[会议论文] 作者:李爱珍,, 来源: 年份:2001
方中吴萸,味辛温,入肝...
[会议论文] 作者:田养年, 来源:第四届国际扶阳论坛 年份:2015
采用扶阳法治疗难治性胃肠疾病.附子理中汤合吴萸汤治疗久治不愈反流性胃食管炎.大黄附子汤治疗复发性胃溃疡,四逆汤合四君子汤治疗顽固性腹泄.疗效满意治愈高....
[会议论文] 作者:赵焰, 来源: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02
本文介绍了对椒茱汤中吴萸、蛇床的定性鉴别,及对椒茱汤进行药理学试验.结果表明,椒茱汤不同浓度的稀释液对致病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霉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会议论文] 作者:徐昌万, 来源:2016年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6
目的:观察降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降逆和胃汤(吴萸、黄连、甘草、太子参、白术、厚朴、苏梗、法半夏、茯苓、瓜蒌、竹茹、瓦楞子、代赭石、莪术、三七等组成)治疗本病65例.结果:总有效率为...
[会议论文] 作者:周韶华,潘五九,肖小河,赵艳玲, 来源: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偏温性药姜制黄连、酒制黄连、吴萸黄连使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显著减小,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显著增加;偏寒性药生黄连、醋制黄连、胆汁黄连则使其有所增加,两者存在较稳定的差异。...
[会议论文] 作者:钱英,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药学会中医肝病用药专家委员会、广东省保健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2016年 年份:2016
例如:同一病种病例,可以互相对比,找出个性差异,分析有效原因.例如治疗早期肝硬化,一般治则常用扶正为主(可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调补肝血等);祛邪为辅(可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但关老却有时用附子、吴萸...
[会议论文] 作者:吴素体,周韶华,赵艳玲,肖小河, 来源:第十一届全国感染药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6
测定了大肠杆菌在黄连不同炮制品有效部位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结合本草文献报道,综合分析了不同炮制对黄连药性的影响.结果:黄连不同炮制品的有效部位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偏温性药姜制黄连、酒制黄连、吴萸黄连使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显著减小...
[会议论文] 作者:姜莉云,吴文笛,许云姣,时岱,杨翼豪, 来源:第四届兰茂论坛暨2017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 年份:2017
医法圆通》、《伤寒恒论》等著作,擅长阴阳辨证,继承并发扬了佩衡先生之吴氏扶阳学术思想,临证中善用温阳扶正大法,辨治阳虚阴寒、虚实夹杂、真寒假热等复杂变化的病证,在广用仲景四逆汤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运用吴萸四逆汤合苓桂术甘汤的...
[会议论文] 作者:徐雯洁,王国为,黄江鹏,徐世杰,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名医学术传承信息化分会成立大会暨名医经验与传承方法研讨会 年份:2016
在明代以前,脾胃学说多以脾气、脾阳立论.如汉至唐宋,伤寒学派持本寒标热的观点,辨证详于风寒而略于湿热,论治重于温阳.脾胃虚证,多主理中汤,薯蓣丸,吴萸汤,大、小建中汤;至于宋元,李东垣以脾胃内伤立论,主张...
[会议论文] 作者:程时峰,莫耘松,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八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6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伴淋巴滤泡形成阶段的治疗有着深入的研究,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淋巴滤泡形成阶段多症见脾胃湿热,在治疗上以"脾胃湿热"立法论治,确立燥湿、渗湿、泻湿、化湿治则,兼以健脾,理气,活血等法,基本常用药物有川连6g,淡吴萸...
[会议论文] 作者:徐亭亭,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八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6
评价疏肝和胃方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岳阳医院消化科6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西药组30例.中药组予以疏肝和胃方(旋覆梗12g、柴胡9g、延胡索9g、黄连3g、吴萸...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