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38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黄全春, 来源:上海大学 年份:2009
庄,南朝著名文学家,也是东晋南朝时期陈郡氏家族集团的重要一员。庄主要生活于刘宋文帝、孝武帝时期,仕途亨通,官位显赫。他擅长文学,其成就虽不及他的族叔谢灵运和族弟朓...
[学位论文] 作者:晓先,, 来源:汕头大学 年份:2009
吴文英是南宋词史上风格独特的一位大家,其词集以“窗”为名。本文从解读窗词的艺术特色与感情内蕴出发,结合吴文英清客词人身份和感情经历,对词史中倍受争议的窗词进...
[学位论文] 作者:田晓波,, 来源: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年份:2009
阻器被认为是除电阻、电感、电容外的第四种基本电路元件,是一种有记忆功能的非线性电阻。目前,阻器原理及其应用是国际电路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之一。阻器的出现将...
[学位论文] 作者:曹香珍,, 来源: 年份:2009
翱是宋末元初著名爱国诗人,以其文章、风节,名重于世。翱在宋末诗歌艺术上的成就,仅次于文天祥,是宋末遗民诗人中影响最大的一位。翱著有《晞发集》,据载明初尚有百卷,...
[学位论文] 作者:军,, 来源: 年份:2009
霍克斯《红楼》英译本的出版,促进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事业,并为《红楼》英译研究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本文通过对霍克斯和杨宪益两个全译本前80回英译的比较,将全部...
[学位论文] 作者:毛丽娟, 来源:云南大学 年份:2009
肇淛,(1567-1624年),字在杭,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福建长乐人。肇淛是明代四处游历的官宦之一。他曾在山东、浙江、云南、广西等地为官,遍访民情,施以善政,受到当地...
[学位论文] 作者:王希悦,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09
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洛夫是20世纪俄罗斯著名哲学家、语文学家、宗教思想家。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洛夫著作等身,内容涉及哲学、美学、逻辑学、神话学、语言学、文...
[学位论文] 作者:俞建村,, 来源: 年份:2009
世界戏剧大师克纳与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关系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本文将以克纳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为基础,以跨文化为视角,重点探讨克纳对印度文化和中国文...
[学位论文] 作者:氏映凤(释坚莲),, 来源: 年份:2009
《红楼》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之一,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无数平民百姓和才子学人的钟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类读者所选的和所研究《红楼》的角度不同,出发点各异...
[学位论文] 作者:杨欢欣,, 来源:厦门大学 年份:2009
《小草斋诗话》是明代后期闽地文人肇淛(1567-1624)的诗话作品。肇淛一生经历了整个万历朝政治社会的变迁,见识卓绝,著作甚丰,堪称晚明一位杰出的学者。随着近年来对他不...
[学位论文] 作者:敏,, 来源: 年份:2009
本论文主要研究《红楼》中的饮食文化翻译,以帕纳秀克95版俄译本为文本,用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来研究其翻译得失。不管是哪种语种,都有很多研究中国饮食翻译的著作,但就中国...
[学位论文] 作者:覃靖然,, 来源: 年份:2009
有关《红楼》结构的研究,从旧红学到新红学,已经涌现了大量精辟、独到的观点与论述。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红楼》宝黛爱情主线说,和网状结构论。《红楼》结构的研究,有...
[学位论文] 作者:陈昌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年份:2009
本文以窗词的文本为对象,多角度、多层次地剖析窗语言,了解其“是什么”,以便消除对窗词的误读,客观公正地评价窗词。由于消除误读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目的,所以本文时时处处...
[学位论文] 作者:蒋俊芳,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09
与《红楼》写作几乎同时发生的《红楼》脂砚斋评点,因其批书人和作者的特殊关系以及批点对创作的影响,一直以来因其中隐现的有关《红楼》作者以及创作的信息而被作为史...
[学位论文] 作者:陶今,, 来源: 年份:2009
本文探讨《红楼》影视剧改编状况,首先简要回溯了改编的历史,并将所改编的作品,分类为《红楼》戏曲影视剧、《红楼》电影以及《红楼》电视剧三个门类。本文第二部分...
[学位论文] 作者:周丽琴,, 来源: 年份:2009
曲艺作为一种通俗的文艺样式,在《红楼》的传播过程当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与戏曲、续书一样,是红楼故事从接受到传播的重要力量。据《红楼书录》等资料记载,全国...
[学位论文] 作者:赵旭,, 来源: 年份:2009
榛是“后七子”文学社团的元...
[学位论文] 作者:魏大勇,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2009
在中国电影史上,晋和张艺谋是两个具有标志性的导演,他们都是受同一民族文化濡染的电影艺术家,他们的精神细胞都打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烙印,有着相同的审美文化寄托。但是,两...
[学位论文] 作者:史钰,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09
既是日常生理现象,也是一种愿望的达成,是人们真实心理状态的反映。纪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题材,记录了中国古代士大夫最原始的心理欲望与情感冲动。从唐代到北宋,纪诗...
[学位论文] 作者:付红霞,, 来源: 年份:2009
提及汤显祖,世人多知其《牡丹亭》,而不知其“二”。“二”指汤显祖的传奇《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