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46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刘祎如,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2019
世俗宝卷也称民间宝卷,是清康熙之后流行于民间的以演绎传统俗文学故事为主的一种民间说唱文学。为了招徕听众,世俗宝卷汲取了大量民间文化基因,民间歌谣即是其中极富代表性的一种。...一方面,这些歌谣浸润着民间原生文化的血液,是考察民间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的重要资料;另一方面,它们在进入世俗宝卷后,也积极承担了宝卷本身固有的宣教及道德教化的功能,并在文本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以世俗宝卷...
[学位论文] 作者:郭静,,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9
已有学者从单窟研究的角度有深入研究,本文旨在选取主室东壁五十一面千手观音经变中的社会世俗画面、甬道南北壁的西夏供养人画像和窟顶装饰图案祥禽瑞兽图这几部分内容,作为该窟世俗图像研究的个案。...杂糅佛教绘画题材和世俗物质文化图像的五十一面千手观音经变、世俗装扮模样的西夏供养人画像、以及环绕窟顶与墓葬升天元素异曲同工的祥禽瑞兽图,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
[学位论文] 作者:屈新新,,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9
凭借极富古典意味的文学书写与独特的美学追求,葛亮的创作无疑是自成一派,其作品中呈现出世俗与先锋的双重性。...虽然葛亮作品中表现出的世俗温情与宿命冷酷的矛盾在评论界仍有争议,不过在笔者看来,这种看似矛盾的两面性或许正是葛亮写作个性的体现。葛亮的作品呈现出两个写作面向:一方面,他执着于...
[学位论文] 作者:张康,,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2019
本课题是对荷兰17世纪绘画的整体研究,通过对绘画中的风雅趣味和世俗生活题材进行剖析,进而阐明其绘画的发展和创新之处。荷兰17世纪绘画的主要贡献在于题材的多元化、世俗化...
[学位论文] 作者:卫梦媛,,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19
从两汉之际佛教初传中国,无论是佛教经义还是佛教实体造像的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世俗崇拜的各种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在中国传播发展,佛教思想在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具有某些共通之处的基础上,在其他方面也做出了适当的妥协与改变,另一方面,在佛像传播上,选择最能体现世俗欲望的墓葬明器摇钱树、铜镜、魂瓶和石塔等为依托,无论是佛像与西王母...
[学位论文] 作者:王志远,,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19
关于彼得·贝格尔的“世俗化”理论,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四个问题:第一,贝格尔如何理解“世俗化”这一概念?贝格尔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与学术界其他学者的理解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学位论文] 作者:王迪,,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19
道德愤怒是人在他人、道德规范和准则被侵犯时产生的情感反应,表达了对他人不义行为的不满,它本身带有对普遍道德原则的认同与维护以及对他人正当行为的期望。...对道德自身来说,道德愤怒是一种维护伦常尊严的努力,也是一种寻找和确认普遍道德原则的方式;对个人来说,道德愤怒也可以成为美德的情感性构成要素,并在具体的德性中与勇敢、公正...
[学位论文] 作者:国煜婕,,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2019
道德榜样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道德榜样,简言之即是道德的榜样,也称道德典范或道德楷模,是指产生于特定历史环境中,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行为素养,以其自身及行为集中体现出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在思想道德领域值得人们学习和效仿的先进人物...道德榜样在道德思想层面上回答了我们应该做什么样人的问题,在行为方式层面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可学可效仿的标准。道德榜样具有真实性、代表性、时代性、示范性以及理想性...
[学位论文] 作者:张静,, 来源:郑州大学 年份:2019
《墨子》文本以“兼爱”为核心将修身、治家、理国等道德囊括到墨家的道德体系中,而尚利贵义、自苦笃行、以民为重、天下同体等观念成为构建其道德体系的重要认知基础,以此来协调人与自我、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减少矛盾,改变当时利益冲突的战乱面貌,故“爱”成为墨家道德思想的代名词。...从道德的角度出发可以挖掘出其推己及人的“修己——爱众”道德理念,梳理出墨家道德思想中的逻辑关系及框架体系。...
[学位论文] 作者:廖文华,, 来源:广州大学 年份:2019
道德教育对国家与人类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有利于促进道德教育发展,在强调文化基因的当下,本研究拟将道德记忆作为一种教育资源,为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服务。...第二章重点论证了何以道德记忆能够作为一种道德教育资源存在。本研究认为,这是出于道德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道德记忆的调动过程。首先道德教...
[学位论文] 作者:李甜甜,,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2019
“德者,本也”,从古至今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家庭教育的重点。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天下之本在家”,家庭道德教育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发挥家庭的独特作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与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历史相通性,通过对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来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在道德...
[学位论文] 作者:肖云培,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9
目的: 本研究基于道德推脱理论和自我扩张理论,探查个体是否会为与其发生自我-他人重叠度的他人的不道德行为产生替代性道德推脱。  ...方法:在假设欺骗情境与实验室欺骗情境中,设置被试阅读与核验出不同重叠度他人的不道德行为,探究个体是否会为与其产生自我-他人重叠度的他人的不道德行为进行道德推脱。  ...结果:(1)道德推脱水平越高的个体越容易为他人的不道德行为进行道德推脱;(2)相较于女性,男性更易为他人的不道德行为进行道德推脱;(3)自我-他人重叠对个体为他人不道德行为进行道德推脱的影响不显著;此外...
[学位论文] 作者:韩义丹,,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2019
道德情感是一种具有亲社会行为的利他主义诱因,是促成道德认知向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转化的中介和桥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干课程,初中生道德发展的需要应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和发展任务来确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通过情感体验、移情共感的道德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而有效地增进学生对道德认知的理解、认同和践行。...从道德情感教育的相关概念入手...
[学位论文] 作者:刘一鸣,, 来源:兰州大学 年份:2019
《论道德的谱系》是尼采后期的重要作品。在《论道德的谱系》中,尼采选择以词源学的视角论述道德成见之起源问题。尼采认为,那些今人认为高尚正派的价值实际上有着肮脏粗鄙的起源。...正是以这样一种颇具挑衅性的方式,尼采大胆阐释自己的道德观点。...可是,如果我们以一种对待道德哲学著作的方式来审视《论道德的谱系》,那么其中充斥的无非是尼采对贵族道德的向往和对奴隶道德的痛斥,这终归是尼采的“一家之言”。那么尼采对道德成见...
[学位论文] 作者:赵华,,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2019
道德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而人是一种特殊的双重存在,是个体性存在与社会性存在的统一。这一特殊性决定了道德教育向内要追求个体道德的完善,向外要实现社会道德的整体性提升。...德性与规则是道德教育中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前者是人的个体性道德的内在提升,后者是人的社会性道德的外在要求,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在道德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相互对立之势。...然而,德性的养成是在反复的道德规则的遵守过程中形成的,脱离了具体的道德规则,...
[学位论文] 作者:贾媛丽,,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2019
道德伪善是一种普遍的道德现象,自提出以来便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它包括两个层面,其中,个人伪善表现为“言行不一”,人际伪善是对不同行为主体的双重标准,即对自己持有宽松的道德标准,却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他人。...作为一种典型的道德违规行为,道德伪善不利于信任感的建立与普遍道德观的树立。道德情绪普遍存在,是对个体行为的即时反馈,并对个体的后续行为有指导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道德情绪对道德伪善有影响,内疚可以负向...
[学位论文] 作者:蔡光耀, 来源:鲁东大学 年份:2019
隐喻是人们通过具体概念理解抽象概念的过程,人们很难直观地理解和表达道德的含义,因此人们通常借助不同属性的具体概念来表达道德的概念。...随着认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开展行为学层面的调查以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空间嵌入型的道德行为,通过更有现实意义实证研究以探讨物理空间对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等复杂、高级心理过程的影响。...本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验证空间维度和道德概念的隐喻表征关系,实验分为两个实...
[学位论文] 作者:黄婷婷,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19
在批判时期,康德运用理性建构出道德哲学,将道德法则作为道德的动因,道德情感作为道德的动机,此时的道德情感仅指敬重这一理性情感。...敬重的对象是道德法则,道德法则使人感到谦卑,从而产生一种敬重之情,约束和限制人的不纯粹意志,可以中止自爱和消除自大。...敬重的根源在于人格,敬重可以协调作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双重存在者,使人不断追求道德理想。但是道德的人...
[学位论文] 作者:刘艳,,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2019
西塞罗及其所代表的古罗马的道德教育思想反映了古典人们的德性追求,是现代道德教育建设的重要滋养,我们要结合当代社会条件探析和借鉴西塞罗的道德教育思想,不断赋予其新的意义。...当代道德教育建设应更加关注自身与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的渊源关系,着力运用当代道德教育体系来深入地阐释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在借鉴的基础上实现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的创新性发展。...从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本身...
[学位论文] 作者:韩雨晴,,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2019
本论文研究了艾丽丝·默多克小说《钟》中的道德标准、道德选择、道德行为及道德意识。论文第一章介绍了小说及其作者,表明了研究目标和意义,梳理了理论框架。第二章运用默多克的道德哲学研究小说提倡的道德标准。...通过对比詹姆斯和迈克尔的讲道和两人在各自道德准则指导下作出的选择,小说的道德标准变得明晰,那就是关照他人具体的、独特的需求。...通过分析角色朵拉的道德说理和道德行为的落差,论文探讨了默多克道德哲学中的“关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