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8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蒋文坤, 韩颖慧, 薛智文, 朱勇奇, 徐艳梅, 来源:综合智慧能源 年份:2022
在"双碳"目标下,综合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当前世界能源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具有系统协同优化、稳定性强、节能效率高、功能灵活、环境友好等特点,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储能技术在多能互补能源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综述了多能互补能源系统中应用的各种储能技术原理,分析了不同储能技术在国内外多能互补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探讨,旨在为储能技术在多能...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军,胡浩,易善军,韩玉辉,宋昆,尹洪全,朱宏涛,吕兵, 来源:可再生能源 年份:2022
针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后的多能源配网经济优化调度问题,建立了基于多能源协调响应的配网动态鲁棒优化调度模型。...首先,考虑电热混合储能、电动汽车和“电-热-冷”可调负荷等多能源可控负荷的能量调节特性,建立多能源负荷响应模型与协调调度策略;进而考虑配网中多能源可控负荷的调节能力,建立以调度成本最低的配网动态优化调度模型...以蒙东某配网实际数据为例,在改进的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上建立基于多能源协调响应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虎, 来源:电力与能源 年份:2022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能源行业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综合能源作为这一历史阶段的新赛道,既是下一轮行业发展的重点,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综合能源发展,结合多种类型能源供能系统的特点与特性差异,利用系统建模、能量管理、协调控制及储能系统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消纳。...结合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特点,基于多能互补的角度,系统分析了综合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对当前多能互补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现状进...
[期刊论文] 作者:董文杰,田志强,姚玉斌,隋向阳,李俊格,曾顺奇, 来源:可再生能源 年份:2022
针对传统恒定效率设备模型存在的仿真误差大、适用范围窄等问题,文章将更加精确的设备变工况特性模型应用于系统优化调度中,建立了计及多能设备变工况运行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在设备变工况运行特性约束的线性化处理过...
[期刊论文] 作者:武志宏, 杨永标, 李熙, 李泽斌, 张卫国, 来源:电气传动 年份:2022
针对当前多能源协同优化相关研究成果减排和可靠性待优化等问题,提出基于混沌蛙跳算法的综合能源系统中多能源协同优化方法。...以系统总费用最低、可靠性最强、减排率最高等为目标函数,以可靠性、热量均衡、设备运行、储能、需求响应等方面为约束条件,构建多能源协同优化模型。...
[期刊论文] 作者:谢小平, 来源:能源与节能 年份:2022
在科学技术的有力推动下,经济迅速发展,电力行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之而来的便是社会用电总量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力企业急需探寻高效能源发展之路,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电力系统应运而生,为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可再生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方向.结合实际项目,分析了境外能源的利用现状,阐述了境外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电力系统的特点,进而探讨了该系统的建设模式、容量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陈云辉, 王伊晓, 潘俊, 曹凌捷, 来源:电力与能源 年份:2022
针对园区级综合能源规划需求,建立了光伏、风电、电热锅炉、热泵、制冷机、三联供、燃气锅炉7类能量转换元件与电储能、蓄热、蓄冷3类能量存储元件的实用化数学模型,提出了“电、热、冷、气”多能流耦合输入输出矩阵...,实现多能流之间耦合转换、分配和存储关系的建模,建立了以经济性为优化目标、以设备容量与运行边界等为约束的模型,提出了双层迭代的规划运行一体化混合整数优化规划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姚娟, 张晓文, 宋嘉, 董新伟, 来源:电力大数据 年份:2022
为分析小微园区多能互补能源网络的即时状态分布,促进园区可再生能源消纳以及清洁能源消耗比重提升,推动能源利用转型与双碳目标落地,本文探析了多能互补能源利用形式及体系架构,分析了数字孪生技术的构成要素及模型框架...,搭建了多能互补能源体系数字孪生框架模型,提出了基于ANSYS Twin Builder及Microsoft Azure IoT的多能互补微型能源网络数字孪生实现方法,通过对滨海辖区OZ小微园区...
[期刊论文] 作者:龚萍,朱永强,蔡钦钦,夏春妮,俞子聪,夏瑞华, 来源:电网技术 年份:2022
综合能源系统打破了不同能源子系统之间的壁垒,提高了供能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在工程中,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周期较长,并以单阶段规划方法为主。...但该方法易造成规划前期设备利用效率不高、规划后期设备容量不足与供能可靠性下降等问题。针对单阶段规划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多能流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多阶段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了广义多能流(multi-energy flow,MEF)模型;其次以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
[期刊论文] 作者:张荣权, 李刚强, 卜思齐, 刘芳, 朱玉祥, 来源:综合智慧能源 年份:2022
随着碳中和目标下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增长以及多能协同技术的不断成熟,多能源系统(MES)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未来能源的主要承载形式。但MES包括生产、存储、消费等复杂环节,其经济运行面临挑战。...在MES框架下构建了包含新能源发电站、电池储能装置和冷热电联供装置的经济优化模型,以弃风弃光惩罚成本、电池储能装置放电损耗成本、燃气轮机燃气成本、碳排放惩罚成本等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电池储能装置的充放电特性...
[期刊论文] 作者:陈文敏, 郑东伟, 来源:中国勘察设计 年份:2022
多能互补是按照不同资源条件和用能对象,采取多种能源互相补充,以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同时获得较好的环境效益的用能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发改能源[2016]1430号)指出,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面向终端用户电、热、冷、气等多种用能需求,...因地制宜、统筹开发、互补利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布局...
[期刊论文] 作者:唐学用,姚俊荣,万会江,李震,杨禾,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年份:2022
针对缺乏支撑区域多能源系统数字孪生动态规划、运行优化等上层应用接入、管理和运行的高性能平台的现状,考虑到数字孪生应用对通信效率、数据安全的要求,借助CloudPSS云仿真平台设计了包含基础层、应用层、业务层的安全...、灵活、可扩展的数字孪生应用平台的软硬件;并以贵州红枫湖区域多能源系统为试点区域,介绍了包括建模仿真、数据通信和应用集成功能的区域多能源系统数字孪生应用平台的构建过程.所构建的区域多能源系统数字孪生应用平台作为数字孪生从概念到应用的理想实现工具...
[期刊论文] 作者:储超,王锡,牛亚楠, 来源:区域供热 年份:2022
为了满足我国对环保及能源的需求,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成为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的趋势.文章针对北京地区某办公建筑构建了含跨季节储热的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年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在满足全年负荷的情况下利用...P SO算法(粒子群算法)对该系统中的跨季节储热系统关键设备(储热水箱和基岩储热设备)的容量进行优化,得出了其最佳的容量配置....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晨, 龙浩, 张文栋, 黄蒙, 来源: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年份:2022
针对我国的能源体系结构存在着功能效率低下、能源搭配不当、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采用博弈论理念实现综合能源系统多能互补优化调度,优化了传统的能源协同调度问题。...该综合能源多能互补优化调度模型由热电联产机组、光伏发电和电网组成,分别建立了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模型来求解系统的最大收益,分别比较了在非合作、部分合作和完全合作这3种博弈模式下的系统总收益。...
[期刊论文] 作者:任畅翔, 焦丰顺, 黄康任, 来源:南方能源建设 年份:2022
[目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实现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多能互补项目对我国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保障多能互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研究热点。...[方法]基于城市功能区不同应用场景,构建了负荷类型,通用能源需求,能源典型配置的对应关系,并基于现有电力市场,需求侧响应市场和碳排放权等市场开展项目投资模式,运营模式及盈利模式的研究。...[结果]提出适应不同城市功能区的多能互补项目的资产,服务,...
[期刊论文] 作者:王舒萍,张沈习,程浩忠,原凯,宋毅,韩丰, 来源:电力自动化设备 年份:2022
多能流计算是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和运行等工作的重要基础,目前基于牛顿-拉夫逊法的多能流求解算法对初值依赖性较强,且天然气系统的初值给定缺少有效方法.首先,在天然气系统稳态能流模型基础上,基于分段线性化方法构建了天然气管道流量方程的线性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天然气系统初值优化模型以获得优良的初值,模型中采用线性化后的管道流量方程以简化模型复杂度;最后,结合传统的牛顿-拉夫逊法,提出了考虑天然气系统初值优化的综合能源系统改进多能流计算方法及计算流程....在2个规模不同的综合能源系统上进行算例测试,仿真结果验证了所...
[期刊论文] 作者:蔡睿,朱汉雄,李婉君,肖宇,刘中民,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年份:2022
文章首先从必要性和紧迫性两方面分析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驱动因素,提出要实现“双碳”目标就必须科学有序重构我国能源结构及相关工业体系,其中科技创新将发挥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随后基于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的长期研究基础...,提出以多能融合理念引领“双碳”目标实现的科技发展路径,并详细阐述了多能融合理念内涵和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耦合替代、非化石能源多能互补与规模应用、工业低碳/零碳流程再造、数字化/智能化集成优化4条多能融合科技路径...;最后提出了推进多能融合科技发展路径实施的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刘林海, 来源:产业创新研究 年份:2022
电力系统新能源转型是双碳落地的核心。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电网形态改变,物理特性重构,新问题逐步涌现,电网需要持续迭代以应对阶段性痛点,电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投资伴随整个渗透周期。...本文从多能源接入与电网建设投资的重要意义入手,深入探析了多能源接入电网建设的投资标准,并从资金来源、投资策略、投资标准、政策导向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多能源接入与电网建设的投资标准,旨在希望促进我国电力能源与国民经济的和...
[期刊论文] 作者:冯昌森, 任冬冬, 沈佳静, 文福拴, 张有兵, 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 年份:2022
能源网是能源互联网末端的微型综合能源系统,对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率、实现碳减排的目标具有支撑作用,其运行效率常受制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确定性和多能耦合的协调调度。...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计及多能共享的互联微能源网两阶段协同调度模型:第1阶段考虑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建立计及多能共享的互联微能源网的能量管理模型,实现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协同管理;第2阶段建立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共享能源价格出清...
[期刊论文] 作者:郭佳兴, 王金梅, 张海同, 来源:电力建设 年份:2022
目前,传统能源系统运行过程缺乏多样化能源供需优化手段及灵活调峰策略,且易产生污染。虚拟电厂精准化供给为能源体系结构转型提供了发展方向。文章提出基于虚拟电厂的多能源协同系统调度优化模型。...首先,通过引入环境治理子系统与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运行,并配合电热储能装置、电转气(power to gas, P2G)设备能源交易市场,赋予虚拟电厂更灵活的信息调控手段;其次,建立两种不同的系统运行方式加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