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4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史文学 刘荣, 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 年份:2013
龙长兴认为,我国的科研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要从源头上加强人才培养。“好政策、好机制、好环境、好队伍,才能有更快速的发展。...龙长兴说,科研管理不能等同于其他管理,要选择适合科研的管理方式。他认为,“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在科研管理发展的需要,要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即树立分类细化管理的概念。  关于科...
[期刊论文] 作者:龙长兴, 来源:航空兵器 年份:1994
导弹液压油的气体分离技术,在国外一些先进导弹上已得到应用,而国内对此问题还未予以充分重视。本文对油气分离的必要性、分离原理和技术问题,做了一些分析与介绍。...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东旭,龙长兴,, 来源: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2016
地球系统科学从20世纪80年代蓬勃兴起。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地球系统科学(Earth System Science)概念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983年首次正式提出。然而如果我们重温李四光先...
[期刊论文] 作者:乔二伟,龙长兴,马洪涛,,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4
利用Autolab 2000岩石物性测试设备,在0-200 MPa及三种不同孔隙流体条件下(干燥、水饱和及油饱和)研究了三种来自延长油田延长组的砂岩沿平行和垂直层面两个方向(即H和V)的纵波、...
[期刊论文] 作者:嵇少丞,龙长兴,夏斌,,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2006
褶皱是挤压造山带中最普遍的地质构造,但是为什么在地震反射剖面上却极少呈现褶皱呢?本文从一个构造地质学者的角度出发,数值模拟了几种常见褶皱构造的地震波反射响应。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乔二伟,赵卫华,龙长兴,,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2
岩石的地震波性质是区域构造研究和浅部地震勘探应用的基础.延长油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之一,但目前仍缺乏地震波性质方面的基础资料.作者利用Autolab2000多功能岩石物...
[期刊论文] 作者:孙尧,吴中海,安美建,龙长兴,, 来源: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2014
以近10几年的地震目录为基础,对川滇地区主要断裂带GSHAP地震危险性评估的预测结果与近十几年来的实际地震活动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小江断裂以东的昭通地区以及滇西内弧带......
[期刊论文] 作者:吴中海,赵根模,龙长兴,周春景,范桃园,,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2014
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是地质力学中最为典型的反"S"状(或"Z"状)旋扭构造体系,其中各构造部位之间在运动学与动力学方面具有密切的成生联系,并且现今活动性非常显著,属于典型的活动构造体系。梳理分析该构造体系中M≥6.8历史大地震的活动状况发现,与其运动......
[期刊论文] 作者:范桃园,陈群策,吴中海,龙长兴,杨振宇,,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13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活动断裂极其发育,强震繁发,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MS8.0级地震的发生,使得众多地球科学家认识到有必要更为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该地区的地应力场背景和地...
[期刊论文] 作者:王涛,马寅生,龙长兴,谭成轩,吴树仁, 来源:2008年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8
为了揭示汶川地震断裂活动与次生地质灾害的关系,在时汶川地震重灾区进行快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汶川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震后的断裂活动、地表破裂与崩塌、滑坡、泥石流...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志中, 龙长兴, 袁小虹, 郑元, 王巍, 刘大文,,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12
1会议概况和会议主题由非洲地质公园网络(AGN)、非洲女地质工作者协会(AAWG)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驻开罗办公室共同主办的第一届非洲和阿拉伯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于2011年11月2......
[期刊论文] 作者:石耀霖,龙长兴,张怀,王红才,周元泽等,, 来源: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年份:2014
地球是人类居住的唯一场所,通过深部探测了解地下的物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不仅是人类探求自然奥秘的必然过程,更是人类汲取资源、保障自身安全的基本需要。2008年,我国启动了“......
[期刊论文] 作者:吴中海,龙长兴,范桃园,周春景,冯卉,杨振宇,仝亚博,,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15
在系统总结前人成果资料基础上,结合最新的遥感解译与地表调查资料发现,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最新的顺时针旋转运动主要受控于由川滇外弧带和滇西内弧带构成的双弧型川滇弧形旋...
[期刊论文] 作者:范桃园,龙长兴,杨振宇,陈群策,吴中海,邵兆刚,仝亚博,,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2
中国大陆现今实测地应力场的状态与板块构造环境、活动断裂带分布、地形地貌以及地壳结构呈现一定相关性.在中国大陆西缘,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陆发生陆碰撞,在中国大陆东缘,...
[期刊论文] 作者:孙东生,李阿伟,王红才,赵卫华,乔二伟,龙长兴,,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12
应用1摩尔/升的盐水作为孔隙介质,采用液体压力脉冲法对采自鄂尔多斯盆地某油田三叠系延长组低渗砂岩样品进行了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实验研究.在围压0~100MPa,孔隙压力...
[期刊论文] 作者:酆少英,龙长兴,高锐,石金虎,杨卓欣,谭雅丽,寇昆朋,,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10
浅层反射地震方法是城市活断层探测常用的技术,但在基岩埋深比较浅的地区,往往只能识别出基岩顶面的反射波,而仅根据反射地震剖面上单个同相轴的变化很难准确判定断层是否存...
[期刊论文] 作者:董树文,张岳桥,陈宣华,龙长兴,王涛,杨振宇,胡健民,, 来源:地球学报 年份:2008
板块构造研究成果与同位素精确定年数据的积累,使我们对发生在中国东部的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东亚多向汇聚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全球三大洋在晚侏罗世(165±5)Ma近乎同时的开......
[期刊论文] 作者:郭彬彬,王红才,赵卫华,嵇少丞,孙东生,李阿伟,龙长兴,,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4
板岩作为一种浅变质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对其地震波速度的研究将有助于对这类过渡性岩石的有效区分,对于浅层地壳的各向异性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采自云南丙中洛地区......
[期刊论文] 作者:王茜, 邵同宾, 嵇少丞, 道林克祯, 近藤洋裕, 龙长兴, 孙,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2014
[期刊论文] 作者:酆少英,高锐,龙长兴,方盛明,赵成彬,寇昆朋,谭雅丽,何和英,,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1
银川地堑位于南北地震带北段,地质结构复杂,活动构造发育.为了调查银川地堑的构造特征及断裂分布情况,布设了NW向跨银川地堑的深地震反射剖面,首次获得银川地堑地壳的精细结构.结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