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3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甘子超,, 来源: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梁辰鱼作品中所建构的女性世界丰富多彩,对女性或歌颂其功业或同情其遭遇或赞扬其才艺,表现出梁氏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对女性人生价值取向的认可.梁辰鱼女性观的成因有三:特定时代氛...
[期刊论文] 作者:苏敏,,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5
梁辰鱼是我国明朝中叶著名的戏曲家,祖上为江苏昆山有名的望族,但至他父亲时,家境开始衰落,故他“多慷慨忧生之感”。年轻时梁辰鱼把科举看得异常淡薄,以为“盖一第何足轻重哉”。...
[期刊论文] 作者:李臻良, 来源:牡丹 年份:2020
“明人散曲,既如是之富,而其间享盛名传丽制者,当以康海、王九思、陈铎、冯惟敏、梁辰鱼、施绍莘最为著”,“皆清丽整炼,与元人手笔不同”,这是吴梅在《中国戏曲概论》中的论述,后者更是对于梁辰鱼《咏帘栊》的单独评价...相较于戏曲作品,梁辰鱼的散曲名声稍弱,但其华丽辞藻与和谐的音韵美都引起时人关注,既有世家公子和青楼歌姬追捧,也有文人雅士青睐,可谓是兼具雅俗,上下共赏。  与大篇幅的传奇和昆曲创作不同,梁辰...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晓依,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年份:2010
在昆曲的发展过程中,梁辰渔的《浣纱记》是一部典范之作,它对昆曲的传播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其艺术成就。  ...[关键词] 昆曲 梁辰渔 《浣纱记》    一、昆曲的起源  昆曲原名“昆山腔”,清代被称为“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起源于昆山,盛行于苏州...
[期刊论文] 作者:高伟, 来源:民间文学 年份:2018
陆杨镇横娄村青年梁辰鱼听到这一消息后,异常兴奋。...原来,梁辰鱼酷爱剧本创作,最近完成了一个剧本《吴越春秋》,他想把这个剧本给魏良辅看,他知晓魏先生精通昆山腔,所以渴求魏先生幫忙把这剧本配上昆山腔推出来。  ...思前想后,打听到魏良辅住在镇上红楼客栈,梁辰鱼终于鼓足勇气,在一个雨后的上午,来到客栈拜访魏良辅。还没等他进入客栈,就见一...
[期刊论文] 作者:陈益, 来源:寻根 年份:2017
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在昆曲史上,梁辰鱼对于音韵改良的贡献,始终是被老师魏良辅的光影所掩盖的。“曲圣”的桂冠令魏良辅居于“立昆之宗”的尊位,殊不知,梁辰鱼的作用更胜一筹。  ...青年梁辰鱼确实得到过魏良辅的传授。随之,他与郑思笠等人精研音理,并且用改革后的昆山腔编写传奇《浣纱记》,使之成为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昆剧。...
[期刊论文] 作者:俞为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6
【正】 我国的古典戏曲自南北宋之际产生以后,经历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这两个阶段,发展到了明清,就进入了以传奇为主的新时期,梁辰鱼的《浣纱记》当是这一新时期开端的标志...
[期刊论文] 作者:黎国韬,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0
梁辰鱼,字伯龙,明代著名传奇《浣纱记》的作者。他的散曲亦享有盛名,以写情及咏古抒怀之作为最出色,艺术上注重用典、用对,喜化用前人诗词成句,喜集曲翻调,风格工丽典雅,一部分散曲还...
[期刊论文] 作者:黎国韬,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明代隆庆元年,梁辰鱼客居金陵,与莫是龙等结诗社于南京鹫峰禅寺.文章比较详细地考证了此次结社的一些具体问题,从而提供了晚明诗人结社的一个重要事例.文章还通过梁辰鱼在诗...
[期刊论文] 作者:高国藩, 来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梁辰鱼,字伯龙,号少伯,曾以例贡为太学生(《芳畲诗话》),江苏省昆山人,生于明正德十六(一五二一)年,卒于明万历二十三(一五九五)年,享年七十四岁,是明朝著名的戏曲家之...
[期刊论文] 作者:陈益,,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9
梁辰鱼出生于庚辰年(1520),肖龙,字伯龙。古人历来有鱼龙互变的说法,所以取名辰鱼。他学养深广,才华超群。不仅有散曲《江东白苎》和大量诗作流传,还以行书闻名于世;不仅精通...
[期刊论文] 作者:彭静,,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梁辰鱼是明代嘉靖年间重要的戏曲家,其作品《浣纱记》相传是昆剧的奠基之作。明代及近代曲论家对《浣纱记》用韵有不同的看法。运用韵脚字归纳法对《浣纱记》45出、341支曲子...
[期刊论文] 作者:庄吉,,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明代曲家张大复《梅花草堂集》记载的剧作家梁辰鱼和大梁王侯饮酒决赌之事,长期引为昆曲史掌故,但是关于大梁王侯的身份却皆不详其所指。通过对地方史料的逐字解读,结合梁氏...
[期刊论文] 作者:黎国韬,禤颖,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梁辰鱼考订元剧,可以视为他效仿魏良辅再度改良昆腔的工作之一,这为他自翻新调作了准备,也是新昆腔得以运用于传奇创作并被搬上戏剧舞台的重要保证。梁氏考订元剧的主要成果表现...
[期刊论文] 作者:黎国韬,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08
由于该会有著名曲家昆山梁辰鱼的参与,本文遂进一步探究了莲台仙会这一文化活动与梁辰鱼生平及创...
[期刊论文] 作者:杨再红,, 来源: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梁辰鱼的《浣纱记》突破了一般才子佳人、英雄美人悲欢离合的爱情俗套,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放置在了广阔的历史环境与政治斗争之中,令西施与范蠡的爱情命运与家国兴亡始终紧紧...
[期刊论文] 作者:弓静,,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6
《浣纱记》的作者梁辰鱼是昆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之一,其对昆曲的创作、演出等阶段的积极介入,推动了昆曲的有效传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笔者在对21世纪以来明代昆曲...
[期刊论文] 作者:黎国韬,周佩文,, 来源: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浣纱记》的作者梁辰鱼是昆曲发展史、散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之一,他与中晚明时期的许多音乐家、乐妓均有密切交往,梁氏之所以能创作出传奇《浣纱记》并搬上戏曲舞台,...
[期刊论文] 作者:华飞,, 来源:咸宁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明代梁辰鱼的《浣纱记》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主要通过西施、范蠡的悲欢离合,串演一段吴越春秋历史兴亡故事。本文将主要围绕西施、范蠢,对剧中人物塑造、情节展开进行思考...
[期刊论文] 作者:刘亭,,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梁辰鱼的《浣纱记》是明代具有开创意义的传奇戏。在中国古代,名利观就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浣纱记》正打上了这种思想的烙印。范蠡与西施的结合,不是爱情使然,而是有其各自的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