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方书农,伏义路,林培琰, 来源:化学通报 年份:1995
EXAFS研究Cu,Me-ZSM-5分子筛中铜的精细结构方书农,伏义路,林培琰(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合肥230026)近几年夹,Cu-ZSM-5分子筛作为极可能的净化氧化氮实用催化剂被广泛地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期刊论文] 作者:林培琰,汪颖,, 来源:工业催化 年份:1993
研究了在高温(750℃,940℃和1200℃)焙烧后,Ba在CuO/Al2O3中对CO氧化活性的热稳定作用。催化剂制备采用了三种不同操作程序。用DTA、XRD和XPS等测试手段,分析了不同制备条件下...
[期刊论文] 作者:肖莉,林培琰, 来源:化学物理学报 年份:2000
测定了含ZrO2的Rh/γ-Al2O3催化剂上NO+C2H4和NO+C2H4+O2的反应活恬性,并应用TPR、XRD、BET比表面等表征了ZrO2的加入方式和晶型对Rh/γ/Al2O3催化剂活性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的加入一定程度也抑制了Rh^3+与γ-Al2O3之间的相互作用和Al2O3的相变......
[期刊论文] 作者:林培琰,朱英杰, 来源:催化学报 年份:1999
用γ射线辐射法制备了铂溶胶和粒径为5nm的超细铂粉,采用机械混合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载体的超细铂催化剂,不同载体对提高CO氧化活性的顺序为:MgO〉γ-Al2O3≥ZrO2〉TiO2〉SiO2,其中,由溶胶-凝胶法......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明,林培琰, 来源:催化学报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彭竖,林培琰,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年份:1993
测定了10个含不同稀土Ln_(0.7)Sr_(0.3)MnO_3(Ln=La,Ce,Pr,Nd,Sm,Gd,Tb,Dy,Ho和Er)催化剂的TPD谱。从室温到1023K程序升温出现α,β,γ和θ四个脱附峰,从能量分析以及分别将4...
[期刊论文] 作者:杨志柏,林培琰, 来源:功能材料 年份:2000
用溶胶-凝胶法和超细CeO2浸溃硝酸盐溶液法制备了CeO2-ZrO2以及CeO2-ZrO2-M203(M=La,Y)固溶体。应用XRD和LRS谱测试研究了固溶体的结构、晶相和热稳定性,并结合DTA结果讨论了固溶体前驱体的焙烧过程。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能制......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明,林培琰, 来源:化学物理学报 年份:1995
用硝酸盐水溶液等量共浸法制备了分别在400℃和600℃焙烧的催化剂Co-M/γ-Al2O3(M=Ca、Sr、Ba,Co3O4/Al2O3=8wt%,M/Co=15mol%).测定了CO氧化的转化率.用BET表面、XRD、DTA和TPR等手段对助剂Ca、Sr、Ba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助剂后.CO完全转化温度分别下降......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明,林培琰, 来源:化学物理学报 年份:1997
采用等量分步浸渍法先后将Co与贵金属组份浸于CeO2上,经500℃焙烧2h,450℃氢气还原1h制得Co-Pt/CeO2和Co-Rh/CeO2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贵金属与Co之间具有催化协同效应。对CO氧化,Pt与Co的协同效应较显著,而对富氧条件下CH4选......
[期刊论文] 作者:陈勇,林培琰,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年份:1990
研究了La-Cu-O(La/Cu=1.0)催化剂以及用H2还原,加痕量Pt 后的催化剂,它们的体相和表面结构,表面铜平均价态.测定了这三个催化剂的形貌、晶拉大小和分布.从而得到以...
[期刊论文] 作者:肖莉,林培琰, 来源:分子催化 年份:2000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有机溶剂分解法,制备了Ce-Zr固溶体。应用XRD和LRS谱测试,详细研究了经不同温度焙烧后固溶体的结构、晶相和热稳定性,并进行了储氧量、比表面积的测定和催化活性评价。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明,林培琰, 来源:分子催化 年份:1997
采用程序升温技术以及CO和O2的脉冲吸附方法,研究了Co-Pt(Pd,Rh)/γ-Al2O3催化剂对O2和CO的吸附性能,及催化剂上H2,O2溢流的可能性,并探讨了CO的氧化机理。TPR和TPO-MS的结果表明,微量贵金属的存在不但促进了氧化态样品的还原......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明,林培琰, 来源:化学物理学报 年份:1995
用硝酸盐水溶液等量共浸法制备了分别在750℃和900℃焙烧的系列催化剂Co-M/γ-Al2O3(M=Ca,Sr,Ba,Co3O4/Al2O3=8wt%,M/Co=15mol%)测定了CO氧化转化率,用BET表面,XRD,XPS,DTA和TPR等手段研究了助剂Ba,Sr,Ca的作用,结果表明,加入助剂后,CO完全转化温度下降了20~60℃左右,助剂的作用顺......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明,林培琰, 来源:分子催化 年份:2000
采用等量浸渍法,制得500、600、750和950℃焙烧的Co/γ-A12O3催 化剂;考察了它们对CO氧化和乙烯选择还原NO的反应性能;用XRD和XPS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体相与表相结构。活笥测试结果表明,随焙烧温度高于750℃时)。从硝......
[期刊论文] 作者:方书农,林培琰, 来源:分子催化 年份:1994
本文用XRD,XPS,TPR和ESR研究焙烧温度对CuO/γ-Al2O3催化剂中铜物种分散状态的影响。在低负载量(5%Cu)不高于700℃焙烧时,以“表面尖晶石”形式存在的铜物种,包括两种分散状态:分散的和高度分散的,后者与载体有较强......
[期刊论文] 作者:林培琰,唐靓, 来源:分子催化 年份:1996
双交换Cu,pd-ZSM-5催化剂(Cu交换度为105%,Pd交换度分别为3.4%和33%)对CO氧化反应有活性增强作用,对NO分解反应不存在增强效应.双交换催化剂在于交换程序不同,而表面物种不同,活性组分的分布状态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活......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全信,林培琰, 来源:分子催化 年份:1993
本文研究了Cu-O/Al_2O_3,Fe-O/Al_2O_3,Cu-Fe-O/Al_2O_3和La-Cu-Fe-O/Al_2O_3.在950℃焙烧过程,随焙烧时间所发生的种种物理和化学状态变化.其中包括比表面下降,γ-Al_20_3载...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明,林培琰, 来源:催化学报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肖莉,林培琰, 来源:催化学报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明,林培琰, 来源:催化学报 年份:1996
催化剂采用等量浸渍法,先后将Co与贵金属相分浸于γ-Al2O3上,经500℃焙烧,450℃氢气还原剂(mco3o4/mAl2o3=0.08,m贵金属/m催化剂=1/1000),CO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贵金属Pt和Pd与Co之间具有的协同催化作用,而Rh与Co的协同作用较差,在Co-Pt/γ-Al2O3和Co-Pd/γ-Al2O3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