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0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淳,陶东风,,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7
《极权主义的起源》阿伦著,林骧华,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5·阿伦和西蒙·波伏瓦、苏珊·桑塔格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最初使她获得世界性声誉...
[期刊论文] 作者:晓渔,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7
2006年10月14日,·阿伦一百周年诞辰。五年前.绝大多数中国学人还不知道此何许人也.如今她备享“哀荣”。上海,《东方早报》(10月12日)为她和福柯提前祝寿。后者比她小二...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林 年份:2007
2007年8月2—4日,由林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届《林》杂志理事会议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举行。会议由《林》杂志社社长、执行主编张遇主持。林出版社副社长、《林》杂志...
[期刊论文] 作者:涂文娟,,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7
作为20世纪重要的政治哲学家,.阿伦是日渐式微的共和主义阵营的忠实捍卫者。共和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最悠久的观念之一,相继经历了古典共和主义和现代共和主义两...
[期刊论文] 作者:涂文娟,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7
作为20世纪重要的政治哲学家,·阿伦是日渐式微的共和主义阵营的忠实捍卫者。共和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最悠久的观念之一,相继经历了古典共和主义和现代共和主义...
[学位论文] 作者:陈高华,, 来源: 年份:2007
·阿伦及其思想,自《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问世以来,在西方就一直受到政治哲学研究者的关注;甚至有学者认为,她的著作在某些方面引导了20世纪的政治哲学研究,由此可见...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林 年份:2007
第一届《林》杂志理事会成立至今,已经过去四年。在这四年之中,各位理事或通过电话、信函,或在2006年召开的北戴河林编委理事会议上与我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等方式,给予...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林 年份:2007
在《林.文摘版》2007年2月号上,刊登了第二期林翻译新人奖的评选结果。林翻译新人奖已成功举办了两期,它得到了全国高校外语院系的大力支持。各地翻译爱好者特别是外语...
[期刊论文] 作者:黄涛,, 来源:今日科苑 年份:2007
在总结以往的日翻译经验的同时,不断的大胆实践,巧妙运用日翻译的技巧,探索日翻译的新思路,新方...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伶俐,, 来源: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年份:2007
通过二则日的几种法的分析与比较,可以揭示出,日不仅要有翻译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句子的结构,把握句子的关键词语,前后连贯地整体理解,不得孤立地逐句翻译。否则,译文就...
[学位论文] 作者:胡志泉, 来源:东南大学 年份:2007
·阿伦的政治哲学思想繁杂而社会影响十分巨大,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对阿伦的政治哲学思想从其极权主义思想、自由与行动理论、公共...
[期刊论文] 作者:张臻,,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07
简单的从语义三角理论分析,每两种语言之间似乎无不可。然而在英翻实践中,翻译的不可现象却层出不穷,有语言层面的也有文化层面的。可与不可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
[期刊论文] 作者:陈伟,, 来源: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 年份:2007
理解“权威”的概念,回到·阿伦(Hannah Arendt,1906—1975)那里是颇为合适的。阿伦特对权威问题曾予以专门的关注,关于权威与权力,在20世纪的政治理论家中,大概没有谁...
[期刊论文] 作者:晓渔,,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7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之所以对阿伦的思想重新进行阐释成为一个新的学术热点,是因为冷战结束后,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经济带来日益恶化的相对贫困、宗教信仰和民族之间不断发生...
[期刊论文] 作者:洛·克勒,斯·萨尼尔,梦海(), 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7
20世纪一位女哲学家·阿伦特与一位男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之间的书信往来是迄今西方思想史上第一...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林(文摘版) 年份:2007
主办:林杂志社本期合办: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外语系参赛方式:1、有志于翻译实践者均可参赛,无任何限制。但需独立完成。2、供翻译的原文,将刊于《泽林·文摘版》,...
[期刊论文] 作者:袁霞,, 来源:林 年份:2007
从1961年发表诗集《双面的普西芬尼》(Double Persephone)起,加拿大作家玛格.阿伍德的创作生涯已经走过了四十五个年头。回顾这么多年,阿伍德可谓著述颇丰,即使已近...
[期刊论文] 作者:孙传钊, 来源:书屋 年份:2007
去年,阿伦的《黑暗时代的人们》中译本(凌云,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问世了。该书收录了1966年阿伦特为内尔(J.P.Nettl)《卢森堡传》写的一篇很长的书评《罗莎·卢森堡》。...阿伦特为什么会这么关注卢森堡的生平及其政治思想?除了卢森堡也是属于德语文化圈为背景的犹太女性之外,阿伦自身的经历及其政治学说与卢森堡有着特殊的因缘。...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可以从中体味到:阿伦的著述为什么在二十世纪九十...
[期刊论文] 作者:洛·克勒,斯·萨尼尔,梦海,, 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7
20世纪一位女哲学家.阿伦特与一位男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之间的书信往来是迄今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内容丰富...
[期刊论文] 作者:熊亭玉,,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章从可和不可的现实存在出发,探讨了可性和不可性的理论基础,认为翻译是可行的,但是的确是有局限性的。只要翻译存在,翻译的可性和不可性就同时存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