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3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曹新英, 来源:农村百事通 年份:2021
通过调查每木胸径、树高,并利用马尾、杉木二元材积公式计算林分蓄积,对连城邱家山国有林场不同位杉木纯林、马尾纯林和杉木:马尾为1:1的带状混交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位对马尾、杉木及混交胸径...、树高生长均具有显著影响,相较于杉木,上坡位更有利于马尾生长;中位二者差异不显著;下坡位更有利于杉木生长.纯林之中,位越高,径高比越大;同一位之中,杉木径高比高于马尾,混交经营有助于降低径高比....马尾纯林中、下坡位蓄积量显著高于上坡位;杉木纯林下坡位蓄积量显著高于中、上坡位.上坡位马尾...
[期刊论文] 作者:谢善文,李苏春,柳元, 来源:花卉 年份:2021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的位对生长7年以上的杉木和火力楠混合种植后的混交生长,分析位这种外界因素对混合生长的影响,从而为合理经营人工混交提供实践依据。...本文的研究数据展示,不同的位,其氮磷钾等养分和含水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以下坡位的养分含量和水分含量在3个不同的位中为最高。...平均胸径和株高这两项人工生长的指标,也是杉木和火力楠生长在上坡位上的这两项生长指标分别为最高,表现为下坡位>中位>上坡位。在最大和最小材积方面,也是生长在上坡位的指标为最大。...
[期刊论文] 作者:韦扬春, 来源:园艺与种苗 年份:2021
[目的]考察红锥及马尾异龄混交林下幼苗更新的环境效应。[方法]通过对环江县华山林场红锥与马尾异龄混交林下幼苗建立固定样地进行物种和数量统计,分析不同位、间伐强度、凋落物盖度对幼苗更新的影响。...[结果]红椎与马尾异龄混交林下各时期不同位下的幼苗个体数和物种数无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分析表明,强度、中度间伐更有利于林下植被的多样性;去除凋落物能显著增加红椎纯林和同龄混交林下幼苗的物种数。...[结论]结果为探讨亚热带地区马尾人工经营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刘年元 向祖恒, 来源:林业与生态 年份:2021
高湿低温区日本落叶工业用材培育分目的树种、混交主要树种及混交次要树种3种,其中目的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以培育中大径材为经营目标,混交次要树种以丰富森林生物多样性、稳定群落结构、维持地力、促进天然更新、...树种结构及混交比例设计  阳坡类适用东南、南、西南、西、西北5个坡向且土层厚度达40厘米以上的坡地,以及平地、洼地和盆谷地。目的树种、混交主要树种、混交次要树...
[期刊论文] 作者:胡继文,杨桂娟,刘振华,王俊臣,肖遥,王军辉,麻文俊, 来源:西北林学院学报 年份:2021
研究香椿人工在不同位的生长差异,为香椿人工的培育生产提供参考。...以32~39年生香椿人工为对象,按照不同位(上、中、下)设置样地,测定样地内的香椿生长指标;使用Weibull函数对不同位林分直径分布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林木分级统计并分析各样地林分特征;解析不同位香椿人工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试验区香椿人工呈中高度郁闭,下坡位香椿平均树高为13.71 m,胸径为21.32 cm,南北冠幅为5.29 m,均显著最高,而上坡对应各生长指标显著最低。...不同位香椿人工径阶分布的Weibull模型拟合...
[期刊论文] 作者:李芬,王晓丹,李伟,王戬,韩姣,赵晓璐, 来源:吉林林业科技 年份:2021
本文综述了长白落叶人工的抚育管理(幼林抚育、土壤管理和修枝)、目标树经营(目标树选择和保留密度)和可持续经营模式(落叶-阔叶树混交模式和落叶-红松混交模式)等相关研究。...
[学位论文] 作者:周晨, 来源:西安科技大学 年份:2021
落叶作为我国主要的人工树种,对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及增加林业主副产品等均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因落叶人工面积逐年增加,空间分布尚不明确,大面积种植造成树种单一、抵抗环境变化能力弱和病虫害等问题严重。因此,如何快速获得落叶人工的空间位置分布成为落叶人工栽培研究的热点问题。...伴随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遥感数据快速、准确获取落叶人工空间分布,对落叶人工的培育、合理利用和规划管...
[期刊论文] 作者:庄建伟,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年份:2021
落叶是一种常见的松树树种,以落叶人工为主的种植方式成为实现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病虫害是制约落叶人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落...
[期刊论文] 作者:韦晴雯,马月伟,肖玖金,党香宁,张亚,涂程伟,, 来源:森林与环境学报 年份:2021
为探寻适宜的窗改造面积,提升马尾人工的土壤肥力与可持续经营能力,以马尾人工7个不同面积窗和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窗边缘和窗中央土壤团聚体(粒径2.00 mm)有效氮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总体上,土壤铵态氮的含量高于硝态氮;窗面积和粒径大小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有显著影响,并且在大型窗中表现更明显;窗面积越大,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卫珍, 来源:山西林业 年份:2021
抚育间伐可以促进林木生长,达到预期的目的 ,是森林资源培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介绍了落叶人工抚育间伐的优势和方法,并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落叶人工抚育间伐的几种模式....
[期刊论文] 作者:陈献志,楚秀丽,黄盛怡,程卫斌,冯贻勇,王斌,周志春, 来源:西部林业科学 年份:2021
为研究材线虫病除治迹地营造木荷的生长表现,指导除治迹地生态修复及木荷高质量林分的培育,以浙江东部地区材线虫病除治迹地营造的15 a木荷为研究对象,设置改培模式(纯林和混交2个水平)和位(上、中...、下坡位3个水平)2个因素,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进行不同改培模式、不同位木荷林分的生长量、形质和林分结构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1)木荷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分别为7.91 m、10.95 cm、3.87 m和0.050 m3,树干分枝较少,分枝角度较大,干形通直圆...
[期刊论文] 作者:杨启运,施凯泽,施俊美, 来源:林业调查规划 年份:2021
以云南省镇沅县思茅天然为研究对象,对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固定样地进行调查,应用林分角尺度、林分混交度和林分大小比数等空间结构指标,对思茅天然空间分布格局、树...
[期刊论文] 作者:郭跃东,张会儒,卢军,王卓晖,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21
【目的】研究长白山北云冷杉阔叶混交过伐乔木层物种多度格局,阐明过伐群落冠层结构维持的生态过程,探讨生境异质性、密度依赖、种间关联、扩散限制、更新限制和物种分化在针阔混交群落装配中的作用,为揭示过伐恢复过程中的物种多度分布机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经验统计模型、生态位模型、群落中性理论模型以及复合生态位模型,对长白山北12块云冷杉阔叶混交过伐样地进行物种多度格局分析。...【结果】经验统计模型中对数正态模型和泊对数正态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对数级数模型拟合效果较差,对数级数模型参数T和对数正态模型...
[期刊论文] 作者:富成,王维芳,门秀莉,孙钰森,李国春,刘丹丹,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21
【目的】以小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人工为研究对象,基于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经营密度表确定采伐强度及采伐木,对林分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分析优化效果,为人工空间结构优化提...
[期刊论文] 作者:覃晓琼, 来源:园艺与种苗 年份:2021
[目的]探究不同模式红椎及马尾人工自然更新状况。[方法]对环江县华山林场4种林分(红椎纯林、马尾纯林、红椎与马尾同龄混交、红椎与马尾异龄混交)建立固定幼苗样方,进行林下幼苗更新研究。...[结果]乔木层中自然更新情况一般,主要表现为物种数、个体数稀少;灌木层中的乔木树种的个体大部分为人工目标树种的幼树,自然更新的乔木幼树在各林分中所占比例很低。...[结论]结果为红椎、马尾人工林下更新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卫中, 来源:南方农业·下旬 年份:2021
摘 要 马尾在我国分布广泛,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特有的树种。马尾抗逆性强、耐干旱瘠薄、生长迅速,是安徽省的鄉土树种,也是主要的人工造林树种之一。...基于此,从苗木培育、栽植、抚育、病虫害等方面分析马尾丰产的培育技术,推动马尾相关产业发展。  关键词 马尾;丰产;培育技术;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S791....
[期刊论文] 作者:朱万才  吴瑶 李亚洲 张怡春, 来源:森林工程 年份:2021
摘 要:为研究落叶-水曲柳混交林分生长情况,以黑龙江省江山娇实验林场落叶水曲柳混交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保留密度下落叶-水曲柳混交的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林下植被的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保留密度为1 250 株/hm2的低密度林分各生长指标的平均值(胸径、树高、枝下高)均表现为较高,更适宜于落叶-水曲柳混交的生长;保留密度为1 250 株/hm2时林分土壤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
[期刊论文] 作者:王伟,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21
摘 要:分别在马尾丝栗栲复层和马尾纯林中各建立3块标准地,以马尾纯林为对照,在标准地中心设立观测点,观测林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以及土壤温度。...结果表明,在观测期内,复层林内空气温度除10月30日08:00高于纯林外,其他月份、时段均低于纯林;光照强度和土壤温度也低于纯林,但空气湿度均高于纯林。...复层林内小气候因子的这种变化有利于提高林分的稳定性和抗逆性,能够增强林分健康可...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晓光,崔亚平, 来源:河北林业科技 年份:2021
在围场接坝山地阴坡、半阴坡地带,选择18a生人工落叶与白桦混交进行生长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在混交林内白桦的胸径生长仅次于落叶,而白桦的高生长要高于落叶;在5种带状混交模式中,单行(行间)或双行混交效果最差...,而6行落叶4行白桦混交模式是最优模式,该种混交每公顷林木蓄积量和价均较高,且林分稳定.落叶与白桦带状混交适用于冀北山地类似地带造林,适宜在部分落叶采伐迹地更新造林中推广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孙楠 张怡春 赵眉芳, 来源:森林工程 年份:2021
长白落叶人工根系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摘要:本文以落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