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66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丁湖广, 来源:农家参谋 年份:2004
菇.又名袖珍菇、黄白侧耳、环柄斗菇、姬平菇、小平菇等。其子实体单生或丛生,朵小形美,菇盖直径1~3厘米,有浅灰色和乳白色两种,菇柄粗壮.长2~3厘米.中实、色白。菇质地脆嫩,清...
[期刊论文] 作者:宋月家, 蒙健宗, 郭昌永,, 来源:园艺与种苗 年份:2004
[目的]研究沼渣、沼液在菇栽培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基本桑秆培养基中添加沼渣、沼液栽培菇,研究不同沼渣、沼液处理对菇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沼渣栽...
[期刊论文] 作者:王增术, 来源:食用菌 年份:2004
近年来,我县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菇农在袋栽菇养菌和出菇过程中常发生烂袋现象.因此,怎样预防烂袋,提高袋栽菇的经济效益,是广大菇农急切关心的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方若思, 吴安琰, 顾宇婷, 陈咨豪, 李坚, 项雅丽, 楚, 来源:食品与机械 年份:2004
菇等4种干燥食用菌为原料,研究了不同酶解条件对制备菇鲜味菇液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酶解工艺。结果表明:酶解法制取菇鲜味菇液最优条件为蛋白酶酶解温...
[期刊论文] 作者:黄嘉宾,诸月萍,, 来源:杭州农业科技 年份:2004
菇作为珍稀菌类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以其外观秀丽、食用口感好,配菜鲜艳等优点,赢得消费者的亲睐。多年的生产经验表明不同的配方、不同的管理方式生产菇,直接影响其...
[期刊论文] 作者:陈若霞,王扬军,张建国,张培杰,王诚意,古斌权, 来源:食用菌 年份:2004
菇和姬菇子实体纤小,口味细腻柔滑,十分适宜炒食、汤食或作火锅菜,近年来在我地超市销售十分受欢迎,虽然价格较高消费群体仍在不断扩大.为发展本地菇和姬菇生产,我们...
[期刊论文] 作者:黄良水,徐立胜, 来源:食用菌 年份:2004
菇的反季节生产中,由于生长适温的差异,菇对杂菌特别敏感,如果管理不当,菌袋污染就比较严重.如2003年夏季,因持续高温给菇制袋和出菇管理带来严重影响,部分菌...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启先,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4
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方对菇茵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菇高产原料配方为锯末∞%、棉籽壳的%、糖1%、碳酸钙1%,生物学效率达162.6%....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晓玉, 张博, 辛广, 宫雪,,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年份:2004
菇是一种珍稀的食用菌,在我国分布广泛,产量逐年扩大。栽培菇不仅需要碳素、氮素和矿物质等养分,还需控制其生长温度、湿度及光照等条件。菇富含蛋白质、纤维素...
[期刊论文] 作者:陈红霞, 龙琦, 张生, 田时炳, 郭军, 韦静宜,, 来源:中国食用菌 年份:2004
为了降低菇(Pleurotus geesteranus)生产成本,提高竹屑资源利用率,开展了以竹屑替代棉籽壳栽培菇的试验。结果表明,竹屑最佳替代比例为90%,配方组成为木屑58%、竹屑27%...
[会议论文] 作者:郭倩,周昌艳,谭琦,郭力刚, 来源:中国菌物学会 年份:2004
本文阐述了菇黄菇病较普遍,温度偏高有利于发生黄菇病,同时菇棚通气差湿度大栽培管理用水水质差等原因也容易引起发病.栽培时用浅色菇品种或出菇密集型的品种,一般较易感病.本文对菇黄菇病的症状,发病条件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报道...
[期刊论文] 作者:郭倩,周昌艳,谭琦,郭力刚, 来源:中国食用菌 年份:2004
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菇其实是一个商业味比较浓厚的凤尾菇名称.它的名称来源于台湾,它不同于普通的...
[期刊论文] 作者:耿中华, 李超,, 来源:农业机械 年份:2004
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菇多糖对大豆油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菇多糖对大豆油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且具有量效关系;0.02%VC、柠檬酸和酒石酸...
[学位论文] 作者:蔡佺佑,,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 年份:2004
菇味道鲜美、肉质脆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糖类、不饱和脂肪酸、叶酸及微量元素等,营养价值很高,且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性、降低胆固醇、降血脂等多种功效。...
[期刊论文] 作者:邓衍领,, 来源:华夏星火 年份:2004
菇隶属侧耳属,其形美质地脆嫩,美味爽口,富含蛋白质、多糖、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人体必需八种氨基酸含量齐全,倍受市民所青睐.市场售价较高,一般每公斤达10~16元,开发...
[期刊论文] 作者:吴健,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 年份:2004
菇又名小平菇、姬菇。其外形美观,质地脆嫩,味美爽口,富含蛋白质、多糖、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售价较高,且易栽培,是取代平菇的优质新品种,市场潜力极大。...
[期刊论文] 作者:邓玲姣,彭虹,梁彩芳,周爱文, 来源:中国食用菌 年份:2004
选取香蕉茎叶和棉籽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不同比例的香蕉茎叶和棉籽壳栽培平菇和菇的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劳有德,韦文添, 来源:中国食用菌 年份:2004
本研究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VB1(2×10-6),N.P.K(0.1%),NAA(10×10-6),最适合菇菌丝的生长....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克华, 来源:福建热作科技 年份:2004
菇是一种变温结实性的食用菌,出菇的适温在20℃~25℃.在炎热的夏季,安全出菇,且高产稳产,必须选择优良菌种,采用科学的原料配方,做好低温处理(温差刺激),催蕾护蕾,适时补...
[期刊论文] 作者:李蓁,姜新良,赵占春, 来源:上海蔬菜 年份:2004
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改变传统食用菌品种经济效益下降的状况,我站引进了菇这一新品种,它属于侧耳属中的糙皮侧耳种,虽然子实体和平菇相似,但比传统的平菇肉质鲜嫩,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