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2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静,,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李石的朱子研究向来没有被作为民国时期朱子研究的主要观点而予以讨论。这与他思想后期鲜明的唯物辩证法立场不无关系。但通过对李石朱子研究的重新梳理,可以在他完整...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玲教授玲,女,汉族,重庆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任遵义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贵州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玲教授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历任遵义师范...
[期刊论文] 作者:运泰,宁愈球,,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14
我的父亲麒祥1903年7月出生于合浦县城廉州镇广文第宅一个有名的世代书香大户。1933年11月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后,他于次年1月任国立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1954年8月2日任北...
[期刊论文] 作者:胡建军,, 来源:焦作大学学报 年份:2014
陈乔枞乃清代闽地大儒陈寿祺之子,其《诗翼氏疏证》二卷,为历来研究《诗》及"诗翼氏"之重要著作。《诗》为汉代今文三家《诗》之一,是汉代地文化的重要...
[会议论文] 作者:薛玉坤,朱尧, 来源:2014中国词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谢玉(1899-1935),名觐虞,字玉,号白菡萏室主、孤鸾,常州武进人.谢氏去世后,挚友张大千曾为其墓碑手书"江南词人谢玉之墓"九个大字.夏承焘、王春渠搜其遗稿,裒...
[期刊论文] 作者:鹏宇, 来源: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2014
【正】罗伊德·扣先生是美国洛杉矶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慈善家,露得清公司前总裁。除了拥有大量的藏品外,扣先生还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建立了扣考古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王雪,,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14
关于参诗歌中的雷同现象,王世贞和许夷都曾经提到过,但是他们并没有做过系统的统计与分析,这一现象也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笔者考察参诗集,发现其雷同诗歌有20余...
[会议论文] 作者:江, 来源: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艺术人类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民族音乐本土化是中国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的终极目标,也是参与国际学术对话的一种积极回应。笔者认为,要实现民族音乐在中国的本土化,首先应明确民族音乐的"音乐"学科定...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玲,女,汉族,重庆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任遵义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贵州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
[期刊论文] 作者:邹金灿,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4
国荣  编剧、香港资深电视人,19 岁进入TVB,曾转投亚洲电视台,代表作有《上海滩》、《大城小警》、《隔离差馆有只鬼》、《公私三文治》、《谈情说案》、《护花危情》等。...国荣在柴湾 图/本刊记者 方迎忠差点就发达了  “行内人都叫我‘公’。”国荣说,“公”何以为“公”?他解释:香港电视编剧行当里的老行尊。  “国荣是一个绝...
[期刊论文] 作者:熊志敏,,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4
高适与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文学史上常以"高"并称。高适诗歌雄壮而浑厚古朴,参诗歌雄壮而奇巧瑰丽。但二人诗风在"悲壮"的总特征下,又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
[学位论文] 作者:王军,, 来源: 年份:2014
家梧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被尊为中国人类、民族的一代宗师。同时,他在艺术领域的研究也成就颇丰,著有《史前艺术史》、《图腾艺术史》、《中国艺术论集...
[期刊论文] 作者:何力,罗海涛,刘思奎,占小林,周会舜,, 来源:食品工业 年份:2014
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研究微波辅助提取黄多酚提取的抗氧化能力。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研究了微波辅助法对黄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主要探讨了干燥原料黄粉末粒度(目数)...
[期刊论文] 作者:陆秀春, 来源: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氏土司出现于桂西始于宋代,亡于民国时期。桂西独特氏土司历史文化背景滋生了壮家人浓厚的氏土司神崇拜现象,并蕴含着人神之间的“礼物交换”。尽管土司治理时代已远逝,壮...
[期刊论文] 作者:立森,张艳丽,,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14
山东淄博古属地,""字包含有丰富的地域特色和吉祥意蕴。当地广告设计与传播中""字标识被应用广泛,如企事业标识、社会活动、城市雕塑、艺术作品等。传统文化资源中""字形象...
[期刊论文] 作者:沈达人,,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4
1914年,如山结识梅兰芳,两人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密切合作。如山不仅为梅编写剧本,而且在歌舞表演、服装、化装、布景各方面尽了导演的职责。力促梅氏锐意革新,建设自己特...
[期刊论文] 作者:李芳民,,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参一生曾两次出塞,其中首次为天宝八载赴安西。学界大多以为此行乃入安西都护府高仙芝幕,其所任僚职,或谓为掌书记,或称为判官。文章在检讨学界诸说基础上,对参安西之行...
[期刊论文] 作者:马红霞,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 年份:2014
高适和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诗史上常以“高”并称,是因为二人的诗歌代表作都以边塞生活为题材,呈现出慷慨悲歌的雄壮风貌。但就选材立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具体比较...
[期刊论文] 作者:杨艳红,, 来源: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年份:2014
在盛唐的诗苑里,参就是”边塞诗派n最杰出的代表.参边塞诗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边塞诗作的奇特、峭拔.他的诗,给人的艺术感受是新奇的;在饯别与送别的描绘上,也突出了奇...
[会议论文] 作者:付兴林,马玉霞, 来源: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四届年会 年份:2014
永泰元年(765)十二月,参在出任嘉州刺史途中,因蜀中发生叛乱滞留汉中长达半年之久.其间,他创作了14首与汉中自然、人事、风俗等密切相关的诗歌,从而展现出他多维的审美视界,即山水汉中、人文汉中、时事汉中....与参以豪迈瑰丽、浪漫乐观的诗笔描写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和风雪夜吼、飞沙走石的塞外奇异风光与异域风情的边塞诗不同的是,参的梁州诗歌呈现出的是一个既有着蜀道艰险奇绝,又有着水天一色、岸花飘香、鸟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