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喜,,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信(513—581)字子山,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文人。其一生69年,曾亲身经历了梁、西魏、北周及隋四个朝代。历史的频繁更替使信情感前后发生很大变动,这从信对镜的描述中也可...
[期刊论文] 作者:王则远,,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他出生在一个既有政治地位又确文化素养的世族家庭之中。信的远祖本鄢陵人,西晋时邑居南阳新野①。八世祖滔,随晋元帝过江,官至散骑常侍,领大著...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喜,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本文认为南北朝的社会变迁,使信进入北朝。他对此产生了极大困惑与矛盾,常常以惊弓之鸟及枯树意象以自比。信身在北朝,其心灵却在上下求索,努力寻求其终极归宿。但他的“...
[期刊论文] 作者:程新, 来源: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9
【正】 信(公元513——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县人。出身于一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世族家庭。父亲肩吾是梁代著名宫庭文人,曾作散骑常侍,中书令。信自幼天资聪...
[期刊论文] 作者:牛琥,,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周书·信传》中说:“信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云。”《哀江南赋》一类作品是否是表达“乡关之思”,信在北朝究竟是否真的“位望通显...
[期刊论文] 作者:葛晓音,,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2
杜甫对北朝诗人信很推崇,曾写诗称赞他说:“清新开府”,“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及“信文章老更成,健笔凌云意纵横”等。这些赞语正确地概括了信诗文...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喜, 来源: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信在北朝写了大量忏悔的诗文,用以对自我灵魂进行审判,希望藉此走出那座困扰他的愁城。本文分析了他此种心态的种种表现,又探讨了忏悔心态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他作品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喜,寇英菲, 来源: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8
在历史的易代之际,信因出使被留而屈仕于北朝。但信并没有随遇而安。反而深深地陷入了精神与物质、仕与隐的极大内心冲突中。“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哀江南赋并...
[期刊论文] 作者:陈信凌,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本文认为信入北以后,常作“乡关之思”。这不是一种简单的现实欲念,而是类似于形而上的宗教情感。它固然寄托了信对故国的真挚爱恋,但它更表达了信对梁朝的一种赎罪心理。...
[期刊论文] 作者:李,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正】 信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一位继往开来的作家,在诗及骈文的创作方面极有自己的特色。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特别是对唐代文学的影响更是巨大的。但是长期以来,对庚信其人以...
[期刊论文] 作者:布,菲,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7
应麓,字泳瞻,清光绪4年(1878)在江西省广丰县城关鸟林街出生,有五兄二弟一姐,排行第六,父亲承典。少年时的应麓,聪颖好学,先就读于家乡私塾,颇受古典诗文;后来到上饶信江中学读书,...
[期刊论文] 作者:顾竺,, 来源: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0
【正】 唐代诗人杜甫在《咏怀古迹》一诗中有这样两句:“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这是对信后半生的政治遭遇和诗赋所作的概括而又正确的评价。我们知道:信一生...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7
信虽没有留下论文专著,但在其诗文中.却不乏闪光的思想。锺优民对信的文学思想进行了归纳整理,分几个方面进行了阐释(见《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4期《信文学思想初探》)。...
[期刊论文] 作者:蔡鸿源,吴永智, 来源:民国档案 年份:1986
恩旸、字泽普,云南墨江人,辛亥发动云南独立,其后又参加护国运动,1918年2月18日遇刺死,同年7月4日葬于鸣凤山。唐继尧所撰之《泽普军长墓表》,记其生平甚详,特予公布。...
[期刊论文] 作者:王遂今,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00
楼说起 西湖孤山有座楼,原主人便是清末独步江南的国学大师曲园。他故世已近100年了,连他的曾孙、“五四”后著名的新红学家平伯如果还活着也有100岁了。说起这...
[期刊论文] 作者:菲,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2
应麓(1878—1951年),字咏瞻,江西省广丰县人。应麓少年时在家乡读私塾并肄业于上饶信江中学堂,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薰陶和西学维新思想的影响,仰慕民族英雄文天详、岳飞等,...
[学位论文] 作者:张朝富,, 来源: 年份:2002
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内容和形式能够较完美地统一,基本代表了六朝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信研究历来是六朝文学研究的重点。关于信作品具有充实深厚的思想内容...
[期刊论文] 作者:李正春,,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8
"徐体"之称,最早见于《周书·信传》:"时(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搞为右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官,出入禁闼,恩莫比隆,既有盛才,文并...
[期刊论文] 作者:鼎芳, 来源:福建中医药 年份:1994
慎初教授对妇科病的论治鼎芳主题词月经病/中医药疗法;带下/中医药疗法;难产/中医药疗法;中医师(士);@慎初(福建)慎初教授认为,妇科之病因及其病变机理不同于一般内科,尤其是病变机...
[期刊论文] 作者:周悦,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这样评价信骈文的:“其骈偶之文,则集六朝之大成,而导四杰之先路,自古迄今,屹然为四六宗匠。”这的确是中肯之论。信生活的时代正是与散文相...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