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内容和形式能够较完美地统一,基本代表了六朝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庾信研究历来是六朝文学研究的重点。关于庾信作品具有充实深厚的思想内容,已为研究者所详论。对于作品的语言形式,诸家虽也论述颇多,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然留有需要进一步开掘的地方。修辞便是这样的领域之一。 六朝文学的优势在形式而非内容,修辞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修辞发展的成就在庾信的作品中有充分的反映。 修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这里探讨的是狭义的修辞格。常见的修辞格如比喻、对仗、夸张、排比等,在先秦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运用得相当普遍,不足反映庾信的个人特色,本文着重论述几种较为特殊但在庾信手中得到极大扩展的修辞格式:拆词,倒装,示现,通感,增动。 一、拆词。“拆词”,是把多音节的词语临时拆开来用,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方法。熟语或典故的意义已为人们所熟知,一般运用不会引起读者新奇独特的感受。拆分之后,“词摆脱了常用规则,互相结合起来,组成最意想不到的形式”,“在再现上增添了表现”,具备了特殊的美感及超常的表现力,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后世拆词法发展的简单梳理,在比较中可以看出庾信的独特贡献。 二、倒装。庾信的倒装修辞用例在内容上有力地突出了句子所要凸显的信息,取得了良好的表达效果。与刘勰对倒装修辞的理论说明相呼应,庾信以创作实绩对倒装修辞用例大加开拓,构成了倒装修辞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三、示现。“示现”,是指透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将某一项人、事、物描绘得神气活现,状溢目前,让读者感觉如身临其境,亲闻亲见的修辞手法,大致可分为追述、预言、悬想三种类型,它们庾信诗文中均有体现。庾信运用最成功的是悬想示现,采用舍弃“现场”,直接描述“客场”的做法,便于集中笔力描绘作者情感中最重要的部分,扩大了诗歌的表现空间。这一手法直接开启了唐诗创作的某些法门。 四、通感。通感用例在庾信诗文中比较普遍,庾信已有较为明确的应用意识。在唐人观剑或听琴诸名篇及后世咏画诗成熟发展的前提下来理解庾信的通感用例,更有助于认识庾信在通感修辞领域所取得的成绩。 五、增动。增动,是故意打破常规,增强动力,表现动者益动的情貌或给人以立体感的修辞法。一般讲,句意的焦点在谓语部分,句意表达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述语及状语的锤炼水平,增动实际上就是锤炼述语或状语的修辞手段,古人所谓的“诗眼”主要集中于动词反映的正是这一现象。庾信锤炼述词及状语的功力颇为深厚。其全面的炼字实践背后有积极的主观意识做支撑。从意识到实践都对唐诗语的成熟产生深远影响。 六、多种修辞格对庾信诗文语言的整体影响。多种修辞法的应用给庾信诗文语言带来新颖、灵活、多样化等形式美感和形象、准确、容量扩张、言外有意等表达功能。从语言修辞角度基本做到了“情文兼至”中的“文至”,为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结语。对庾信注重修辞运用的时代和个体因素加以分析,指出正是家世、禀赋以及坎坷的经历的触发,非常之情需借助非常之形式,使庾信特别注意语辞的运用。庾信的修辞成就在语言正处于发展时期的六朝有特殊的意义,对唐诗语的生成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