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5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禄,, 来源:肇庆学院学报 年份:2017
米芾《史》成书下限在崇宁元年。《史》所录分用品、性品、样品三类,叙录了各地所产石之质地与性能特点,总结了各类砚石石质之坚软与墨及耐磨程度等的关系,描述了其所见...
[期刊论文] 作者:蔡春生,,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7
作为中国雕史上的宝贵财富,苏州雕长期以来一直不被关注.文章探讨苏作雕发展的历史与演变,将苏作雕分成规矩和雕花两个大类分别阐释其艺术特色.在展示苏作...
[期刊论文] 作者:枰凭, 来源:文物天地 年份:2017
笔者在长沙市博物馆清理一批明清石时,在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一方其貌不扬、外表漆黑的石(图一)。...此带有原配髹深褐色漆、硬木天地盒盖,外方内圆,呈艾叶灰绿色,是一方正方形洮河,14.3厘米见方,厚4.8厘米,外形及装饰十分简单朴素。  ...石的上下天地盒盖由于时间和气候干燥的原因,部分黑生漆已剥落或卷露出曾经漆过一次黑漆的底漆,突出十分细腻的质地。木盒盖四周采用十分简单的边沿和内衬,由于天...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17
以端砚之名、之实、之美,从制、藏、拍的不同视角,深入地探索其艺术成就、发展脉络,传承与创新的文化。Duan...
[期刊论文] 作者:李焕军,邹妍,, 来源:文化学刊 年份:2017
松花是清宫御用,是北方名。松花在经历清代的兴衰、民国的沧桑和新中国的建立至今,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松花文化内涵,本文主要探讨了松花的非物质文化、松花的物...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曙光 紫云, 来源:文艺生活·上旬刊 年份:2017
平板,是指面不开砚池呈平面状的砚台,是一种特殊的式。通常作长方形较多见,厚者称砖,薄者称板,但两者并无明确的界限。也有作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随形平板。  ...如汉代的带研磨石的长方形研板,一般盛放于漆制的盒中使用。也有呈圆形平板状的。(图一)  宋代米芾《史》中说:  “又丹阳人多于古塳得铜,三足蹄,有盖,不镂花,中陷一片陶…...
[期刊论文] 作者:金彤,, 来源:大观(收藏) 年份:2017
对于古的鉴别,许多人认为是非常复杂的,但笔者认为,只要长时间“浸泡”在古堆里,多看、多问、多思考,总还是有鉴别规律可循的。因石为我国古中的大类,故仍以石为例...
[期刊论文] 作者:裴建华, 来源:理财:收藏 年份:2017
然而聊起史知道的人就不会太多了,作为一个藏者来说,对史就必须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否则将会失去许多藏的乐趣。文房四宝是中...
[期刊论文] 作者:任宏霞,,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7
何谓文人,学界和界并没有统一的概念,笔者认为能体现文人精神风貌的都可以称之为文人,古时的文人有不少是文人亲自参与设计的,这些文人工艺精致却不流于俗套,风...
[期刊论文] 作者:王嘉杰,, 来源:石材 年份:2017
笔、墨、纸、是我国传统的文房四宝。古人有“文房四宝为首”之说。这是因为笔、墨、纸三宝是易耗品,需不断更新和补充。唯有(主要指石)坚固耐用,一方可与主人相伴一生...
[期刊论文] 作者:黄海涛 张得一 欧忠荣, 来源:文艺生活·上旬刊 年份:2017
整理旧藏,翻检出宋代遗式、书法、铭刻、包浆俱老到代(图1)。  此乃半壁残。原整从中间一剖两瓣,边墙也折损一半。断口皆老伤。背底部有一新擦伤痕。...长19.4厘米,残宽7厘米,厚3.5厘米。侧立面铭文为:“……之也。元祐五年十月廿日。”底铭文为:“庭坚顿首,承惠一方,极感……”云云。  ...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领导之友 年份:2017
易水又称易水古,是中国著名名之一,历史上素有"南端北易"之称。产于河北易州(今易县),故名。相传始于战国,盛于唐代。为中国制之鼻祖。砚石取自易水河畔一种色彩...
[期刊论文] 作者:刘运峰,, 来源:中国出版史研究 年份:2017
在所有的研究的著作中,《西清谱》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堪为集史、谱之大成。文章就《西清谱》的由来、形制和规模、编辑体例、著录和传播、价值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梳...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采写编 年份:2017
“易始祖,非遗传承”,河北之源砚台雕刻有限公司,坐落在燕赵大地河北革命老区保定市易县台坛村,“易”中华传统名,产于易州(今易县),故名。...
[期刊论文] 作者:陈学林, 来源:巴蜀史志 年份:2017
,出产于四川省蒲江县,是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国传统名,与苴却、白花并称蜀中三大,可与中国四大名之端、歙砚齐名媲美。者.妍也,先秦古人用以调制颜料,蒲江的...
[期刊论文] 作者:俞飞鹏, 来源:文艺生活·上旬刊 年份:2017
传统,大到天地方圆之观照对应,小到一的线面规矩。入传统,有人蜻蜓点水,匆匆过一下就急于出来,有人,一心就想进入,以为进入就行,有人为制出更好的,进进出出,出了又进,多次,反复。  ...刻,一要得传统,二在不惟传统。  刻的入传统,不是简单的今天做一素式,明天打一蝉形。尽管做做素式,蝉形,有利制,为的是能更好的做。  手头功夫  做,讲手头功夫,是个讲功夫技...
[期刊论文] 作者:苏炜,, 来源:中国艺术时空 年份:2017
这是一段买的经历。一年的春天,大概四五月的时候,十几个文化人一行到了河北易县清西陵春游,顺道去了出产“中国十大名”之一的易水村子。在那里,发现了一方名为‘犀牛...
[期刊论文] 作者:冯丽娟,, 来源: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2017
沂蒙艺是中华艺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珍贵的传承价值。它承载着沂蒙地区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凝聚着历代文人精神与制艺人的聪明才智。沂蒙艺具有厚重...
[期刊论文] 作者:赵文慧,,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7
历代撰述史的书籍,不下数十种,然而能有真正完整的谱撰述,却要从宋代开始。欧阳修的《谱》,其内容虽然只有短短七百余字,但记载了端石、歙石等各种石品的开采、色...
[期刊论文] 作者:瑞霖, 来源:东方收藏 年份:2017
辟雍,也称璧雍、辟水,圆形,堂凸起,与缘之间形成一环形沟槽,成砚池。这是一种常见的式,从魏晋南北朝到今天都有琢制,生产时间长,存世量多,我就收藏有50来方。为何称辟雍呢?...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