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34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本刊记者,, 来源:中国记者 年份:2006
中国记者:战地记者应具备哪些素质?冀惠彦:一是政治素质。战地记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政策法制观念,要明白怎样报道才最符合国家利益。我的第一条战地作品《空袭巴格达纪实...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海燕,,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06
刚是2000年参加工作的一位青年记者,从走进齐鲁晚报那一天起,就扎进胡同社区“走千街巷进万家门,忠实记录百姓酸甜苦辣”,以笔墨体察民情民意,用镜头反映群众心声,写出了一批反映...
[期刊论文] 作者:Flora,小兵,, 来源:广告大观(标识版) 年份:2006
本刊记者:能简单介绍一下中侨科标志有限公司吗?总:广州市中侨科标志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一直专注于标识系统工程、视觉形象设计、环境工程及材料的专业公司。我们上...
[期刊论文] 作者:王方军,, 来源:军事记者 年份:2006
出差刚回连队,我班的新兵兵就急匆匆地跑来对我说:“班长,9月30日大队组织点验,刘干事把你那两大叠《军事记者》杂志全没收了。”真有这回事?难道我的《军事记者》杂志也属...
[期刊论文] 作者:郭月秀,, 来源:中国记者 年份:2006
我在基层新闻单位干了20年采编工作,一个明显的感受是,记者在基层受欢迎的程度大不如从前.过去是基层干部群众“盼”记者们采访,现在是“怕”记者采访.过去“盼”,是因为记者...
[期刊论文] 作者:樊景文,, 来源:记者摇篮 年份:2006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北方区总经理明德与辽宁新闻媒体的缘分是很深的。无论是媒体领导还是编辑、记者,对明德都不陌生。省记协和《记者摇篮》编辑部近几年举办的“优秀...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海 年份:2006
海》杂志面向海内外发表艺术创作、艺术史论、艺术评论、艺术教育、艺术科研成果,大十六开,96页,装帧高雅,编排考究,图文并茂。双月底出版,刊号CN43—1208/J,ISNN1673—1611,邮发...
[期刊论文] 作者:刚,,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06
我们这里很久没来记者了,我们太需要记者来采访!”2000年,我大学一毕业就进入齐鲁晚报正式工作.报社并没有给我们这些新参加工作的青年记者分口,而是让我们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我...
[期刊论文] 作者:钟三元,, 来源:军事记者 年份:2006
我与《军事记者》结缘,那是2004年10月的一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铁路京广线上拾得一半新不旧的《中国国防报》,打开一看,在这张报纸四版的最下方,我发现了“欢迎订阅《...
[期刊论文]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记者观察 年份:2006
记者观察》是块金字招牌  《记者观察》要关注弱势群体,要关注基层,面向中层  《记者观察》要走出山西、走出国门、走出平面媒体    经过缜密的调研和精心策划,我刊于今年7月推出了改版样刊。...为了验证样刊能否被市场接受,7月30日,本刊在京邀请了中国期刊协会会长伯海、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李锐锋、本刊特邀编委会主任、《新华每日电讯》原总编姬乃甫、本刊特邀编委、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吴昊等期刊界...
[期刊论文] 作者:陈尚忠,, 来源:军事记者 年份:2006
记者切忌“朝南坐”,这是著名老记者陆诒对青年记者的谆谆告诫。所谓“朝南坐”,是借用姜太公面朝南坐着钓鱼的特殊姿态和心态,形象地比喻有些记者就像姜太公等鱼上钩那样...
[期刊论文] 作者:王馥琴,春星,, 来源:记者摇篮 年份:2006
在新闻采访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有了新闻事件,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记者蜂拥而上,有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游刃有余,写出胜人一筹的报道,而有的记者却身在“宝地”不识“宝”...
[期刊论文] 作者:李剑桥,,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06
资讯时代,媒体众多,记者多如过江之鲫,以致于一些部门和单位从过去盼记者、请记者到如今怕记者、烦记者。“防火、防盗、防记者”成了朋友们打趣的口头语。于是记者们失落了,流失...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晓强,, 来源:记者摇篮 年份:2006
当了4年多的驻站记者.本人常听到记者站小兄弟们这样的慨叹:“我们不如编辑部记者发稿方便”、“遇到采访.我们也不如编辑部下来的记者受重视”云云。果真如此吗?不然。地位是你...
[期刊论文] 作者:唐成选,, 来源:记者摇篮 年份:2006
记得刚走进报社做记者之初.部门领导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跑线记者,最好不要理解成跑固定战线的记者,而要理解为跑在一线的记者,否则,跑来跑去最后跑进去的会是一条‘死胡同’。”...
[期刊论文] 作者:马全应,,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06
报纸刊发的新闻是经记者加工呈现给受众的,新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记者的印记,这是正常现象。然而,笔者在编辑稿件、阅读报纸时发现,有的记者仿佛在新闻稿中“刻意”表现自己,不恰当...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06
刚是2000年参加工作的一位青年记者,从走进齐鲁晚报那一天起,就扎进胡同社区走千街巷进万家门,忠实记录百姓酸甜苦辣,以笔墨体察民情民意,用镜头反映群众心声,写出了一批反映时代...
[期刊论文] 作者:黄泳,,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06
记者的似乎与档案风马牛不相及。笔者提出做记者工作应当有档案意识的命题,也许会你觉得可笑、不以为然。其实不然,档案可以帮助记者做好工作,无论采访还是写作都用得着档案,甚...
[期刊论文] 作者:崔明军,,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06
图片的现场感、新闻性、事件性、真实性关乎报纸生存和读者认可度的高低。《中国青年报》一贯追求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不仅在新闻报道中体现出来,也渗透到了报纸的图片报道中。......
[期刊论文] 作者:黄慧,,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06
记者队伍中,一些人总有写不完的新闻,而一些人则经常闹“稿荒”。这其中除了记者个人勤懒有别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记者掌握新闻线索的多寡。新闻线索不多,记者自然采写的新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