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刚:从“胡同记者”到人大代表

来源 :青年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刚是2000年参加工作的一位青年记者,从走进齐鲁晚报那一天起,就扎进胡同社区“走千街巷进万家门,忠实记录百姓酸甜苦辣”,以笔墨体察民情民意,用镜头反映群众心声,写出了一批反映时代本质、反映人民心声、反映真实生活、鼓舞人民斗志的好新闻作品。在采访中,他不怕困苦,坚持新闻职业精神,清正廉洁,严守法纪,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操守、良好的职业形象赢得人民尊重,从一名“胡同记者”成长为市人大代表,从而引发出“张刚现象”——以实际行动践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要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一名让党和人民信赖的记者。
其他文献
报纸版面的演进并不是某一个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做好新时期“三农”问题报道,要选准“三农”问题关键点,调整报道思路、报道模式和报道视角,为全面推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提供
时下,媒体发布的各种医疗广告已经成为引人关注的一个热点,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去年两会期间就曾经提出取消医疗广告,这在全国各媒体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再
很显然,带有机密性质的内参与公开报道的媒体是有着很大不同的.这种区别除了内参需要保密之外,它还对问题的解决带有较强的督促性.公开报道的新闻、事件,可以仅仅是披露性的,
在新闻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多多倡导体验式报道不失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新途径。体验式报道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推动实际工作,引导社会舆论
谁说新闻一定要写成倒金字塔式?谁说新闻一定要少用描述?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在颠覆传统的新闻叙述模式.把新闻事实包装成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讲述的“新闻故事化”潮流正在风靡传
在当前新闻采访中存在着一种记者“编辑化”的现象,就是没有用或很少用走访、询问、调查、录音等手段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自己不到现场、不亲自动笔写,而是拿着别人提供的材料编
中国报业从1978年开始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力图在保证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实现报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报业在产业发展的初期
各国记者与众多球迷一样,在世界杯期间度过了无数的不眠之夜,世界杯结束了,但中国记者倒卖媒体票以及制造假新闻这两件事情,却不了了之。这不能不令人遗憾。这两件事情,起初在中国
“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你却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