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72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2023
佛教的中国化与世俗化存在着复杂且多样的关系。...本文首先结合中西方两种不同语境理解二者的概念含义,将佛教的中国化与世俗化置于佛教在中国社会的历史传播过程中,并以佛教的中国化的基本历程检讨了佛教世俗化的线索和特征,以此考察人间佛教的世俗化与中国化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佛教中国化伴随着佛教的世俗化,但是并不能等同于佛教的世俗化。针对众多学者所关心的人间佛教的世俗化问题,本文以佛教的现代化作为佛教中国化的基...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23
“理”与“欲”的人性冲突、“义”与“利”的道德碰撞、“公”与“私”的伦理纠缠是小康之“小”文明瓶颈在道德层面的具体展现,也是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所面临的时代问题。...要超越这一系列道德挑战,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当以人性的光明面照亮人的精神世界、以共同价值矫正个体生命秩序、以伦理共识建构社会生活秩序。为此,精神生...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23
在日常生活中,道德规范性现象无处不在,但它面临着被怀疑论者认为只是一种假象或错误的危机。现象学观点对此做出了有力的回应。...德拉蒙德借助胡塞尔式的现象学方法指出,对人格的敬重表明第一人称立场的道德规范性具有加诸行动者的客观权威;列维纳斯通过我们与他人面对面相遇的情境表明,我们对他人负有一种第二人称立场的无限责任;海德格尔则指出...,“此在”在世界中的历时生存建构既体现了面向自己的第一人称道德权威,也体现了...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23
这一历史进程蕴含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道德追求、坚持自我革命的道德意志以及胸怀天下的道德情怀。...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穆斯林 年份:2023
<正>世俗化同现代化密切相关,将世俗化与伊斯兰世界的历史相结合,能为世俗化提供一个非基督教世界的经验和理解路径,而中亚的世俗化经验正是其中的典型。...中亚现代化始于沙俄殖民活动,在此过程中,中亚出现了世俗化趋势。...19世纪末的扎吉德运动是为了追求现代化的中亚本土知识分子第一次大规模世俗化的尝试;十月革命之后,受苏联历史发展阶段的影响,中亚的世俗化与现代化经历了数次波峰波谷的曲折;苏联解体后,在五个新独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淮阴工学院学报 年份:2023
精神生活是人为了自身的发展而进行的精神生产、交流、享受和超越活动,是人的世俗生活意识化和主体意识对象化交互作用的形态及过程,兼具世俗与超越二重性,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老年人普遍缺乏对道德及人生意义的探索,世俗化倾向明显,精神...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伏清, 庞艳,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23
党的自我革命有助于我们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道德认知、道德选择、道德实践和道德追求,充分激活政党建设的道德力量。...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融通的道德认知,是中国共产党存敬畏、勤自省的精神密码,展现了共产党人自信果敢的优秀品质;党性与人民性相协同的道德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道不变、志不改的精神密码,折射出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的道德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打不倒、压不垮的精神密码,彰显了党...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3
心学于明代中叶逐渐开始关注百姓日用,出现向平民大众渗透的世俗化倾向,到了明代后期这种特征愈发鲜明,尤其体现在王艮的思想体系中。...从整体历史视域及学理依据入手,对王艮关注“百姓日用”的天理良知说、人欲就是天理的理欲观、尊身爱身的“淮南格物”论、正己自修的工夫论、强调“乐学”的教育观进行探赜,有助于厘清明代后期心学世俗化转向的表征及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史冬梅,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2023
道德叙事应用在学生德育教学实践中,指教师通常借助口头表达或书面语言的形式,将具有道德性的故事或者是生活中的小场景艺术地进行叙述,使学生在听故事时获得德育的一种方式。...道德教育,可立足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开发道德叙事的课程资源,在课程中实施道德叙事,探究其应用路径和有效策略,通过寓教于事的道德教化、陶冶、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德性提升。...
[学位论文] 作者:曹琦飞,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2023
道德利他是道德主体基于道德对象所面临的道德困境,自觉产生有利于道德对象的利他观念、利他情感并积极践行有利于道德对象的利他行为,是道德主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有机统一。...道德的本色是利他性,道德利他是道德领域中一种积极的正向现象,而在当今道德领域中,道德旁观、道德冷漠等失范行为时有发生,强调道德利他是期待缓解道德失范行为,加强道德利他的一个理性思路。...研究通过文献法、跨学科研究法对道德利他的现状梳理分析...
[学位论文] 作者:朱梓瑜,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2023
对康德道德哲学的研究始终绕不开两种解读,即道德实在论解读与道德建构主义解读。两种解读的分歧在于对道德法则的理解不同。...本文基于康德道德法则的相关论述,着力研究道德实在论与道德建构主义之间的争论,主要任务是梳理两种解读究竟在道德法则的哪些问题上产生了争议。...经过研究,我们发现:两种解读的分歧聚焦于两个问题,即“道德法则的来源”与“产生正确道德判断的方式”。对于“道德法则的来源”问题,道德实在论与道德建构...
[学位论文] 作者:关蕊, 来源:南京大学 年份:2023
来自犹太人内部的世俗与宗教间的矛盾是当前以色列社会的焦点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迅速,以色列国家已不堪重负,也引发世俗派的强烈对立情绪。以色列哈瑞迪派大规模“以托拉为职业”的生活方式并无先例可循,是大屠...
[期刊论文] 作者:范红梅,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2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如何涵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浸润德行教育、确立道德观念、培育道德价值、形成道德行为、丰盈生命历程,需要在诗文感悟中无痕根植,在问题思辨中无痕选择,在情境创设中无痕濡染,在活动体验中无痕积淀。...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雕塑 年份:2023
吐蕃时期莫高窟154窟“龛内塑像与山水屏风一体化”的设计方案巧妙地融合了超人间性与人间性,既成功模拟了人间寺院精致典雅的佛殿讲堂,又进一步映射了世俗贵族阶层富有品位的宫殿府邸。...佛国世界本质上都是人间生活的写照,无论石窟形制、壁画内容还是塑像风格,敦煌佛教美术在本土化与世俗化的进程中不断体现其灵活多变的特点,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求得自身的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吴夕雨, 来源:新闻传播 年份:202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土味短视频逐渐成为网络亚文化的主要传播类型,并以其原生态的呈现方式、洗脑性的话语表达和世俗化的叙事内容快速地走向了公众视线,更多的底层青年、社会边缘人群利用短视频方式表现自我...本文以“土味短视频”为研究对象,考察短视频背后的世俗化逻辑,分析处于边缘地带的底层人群表演式呈现下的话语对抗,探究土味短视频的未来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屈洪飞, 来源:中国总会计师 年份:2023
人的自利动机产生的败德行为使愿望道德向事实渗入形成义务道德规则。纯粹的职业道德观念无法抑制败德行为;严格的规则导向阻碍了注册会计师职业对愿望道德的追求。...注册会计师概念框架法职业道德行为守则实现了愿望道德与义务道德的良好平衡和职业道德价值的回归。然而严格的规则导向在向原则导向的职业道德守则转变中是否会出现机会主义的道德困境?...本文基于Kohlberg道德发展模型构建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评价模型。...
[学位论文] 作者:刘佳,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2023
道德教育对国家、民族、社会和人类的发展有着不可缺失的价值和意义。道德教育以何为立足的根本、以何为滋养的源泉、以何为运行的方法,都直接决定着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质量的达成。...本研究主要关注德育中的道德教育范畴,探讨关注道德记忆的道德教育,这是站在时代背景和道德教育需求下,思考道德记忆的道德教育价值,并将二者相结合的产物。...研究致力于挖掘道德记忆运用于道德教育之中的价值和意义,并寻求道德教育运用道德记忆的合理...
[学位论文] 作者:刘晓雨,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23
道德是人们心中衡量是非善恶的标准,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树立了屏障。...道德的沦丧带来了有法不依、执法必严、贪赃枉法、司法腐败等恶劣结果,面对道德领域出现的各类道德失范现象,国家越来越意识到道德治理的重要性,而道德模范是鲜活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道德标杆,是弘扬文明时代新风的引领者...,以道德模范推进道德治理进程是道德治理价值实现的必经之路。...
[学位论文] 作者:漆小琪, 来源:湖南理工学院 年份:2023
道德记忆,即人类运用其记忆能力,对其自身的道德生活经历进行记忆刻写而形成的一种记忆形式,它是人类道德生活经历在其脑海里留下的印记或印象。...道德记忆法是基于道德记忆理论而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指结合学生的道德生活经历来进行教学设计或开展教学活动。道德记忆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具有道德性、选择性和诱导性三个基本特点。...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道德记忆法,不仅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彰显学...
[期刊论文] 作者:李培超,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23
以对现实道德问题关注为立足点,以价值干预的方式来解决和应对现实道德问题,以从根本上来澄明和指引人生意义或敞开好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人生路向为目标,来回答“应用伦理学是什么”“应用伦理学应用什么”“应用伦理学为了什么...”这三个问题,旨在论证应用伦理学并不是以理论范式的革命而是以现实关切为特质,不同生活领域的道德问题也规定了应用伦理学的应用方式和支持资源,对形上价值理念的坚执是应用伦理学对伦理学使命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