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51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杨希,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6
中国伦理传统有两大部分,一是从社会整体秩序的“应然”理想出发,注重“仁义”、“忠恕”的精英伦理,二是从个人本位需要的“实然”现实出发,讲究生存致用的世俗伦理。...仁人志士大多将目光聚焦于精英伦理,注重于社会精英的德性培育,不屑于立足世情、民俗的世俗伦理的生存论价值。其实,世俗伦理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解惑资源,闪耀着道德实践的智慧光芒。...
[期刊论文] 作者:陈伟宏,,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6
道德冷漠是指道德感、道德经验或道德判断的缺失或匮乏。道德冷漠一旦弥漫成一种社会化的道德心态和道德氛围,人们就会认为这个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道德危机,进而感到个体在道德...
[期刊论文] 作者:段炼,,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6
本文从近代中国“世俗化”转型这一视角,通过对思想史内在理路的梳理,考察清末知识分子所面临的价值转型以及由此引发的道德变革的基本状况。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主宰传...
[期刊论文] 作者:王艳,,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6
道德治理是党中央应对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所提出的一项新举措。从道德的源发动力和历史进程来看,"抑恶"是道德治理之所以必要的逻辑基础,"扬善"是道德治理之所以可能的逻辑保证...
[期刊论文] 作者:张昭,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6
马基雅维利视阈中君主行为的道德与非道德思想的探究离不开伦理与道德维度的审视。...在马基雅维利看来,政治与道德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互斥关系,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张力关系,他自己的道德思想与他论说的主体的道德并不等同,因此,对其道德思想的评价必须坚持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的辩证统一。...在他那里,道德与非道德之间的“度”主要在于为何而用、何时而用和如何而用,君主的道德抉择是在道德展示出的吊诡之处及与非道德之间相互转换的复杂多变的幻象中、在各种困境和冲突中、在理论与实践的错位和鸿沟中审慎地考量后作出的...,道德的应然逻辑和想象的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范晓光,钟明华,,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6
作为公民伦理规范的公民道德,依据公民行为的范围和性质以及来自于生活领域的分域看待,即公民道德本身的不同侧重,可以区分为"公民的道德"与"(公民)公共道德"的双重意蕴。而...
[期刊论文] 作者:上官莉娜,,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年份:2016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发展凸显出价值观教育的迫切性,而法国价值观教育的合法性却一直面临着学校教育"世俗性"的挑战与质疑。法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主要依托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来...
[期刊论文] 作者:周春生,,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带有世俗性的特点。这种世俗性文化以世俗的个人作为思考万事万物的出发点和中心,并以现世的个人利益为追逐的目标和道德原则,由此形成文化的商业化倾向。...
[期刊论文] 作者:李重庆, 来源:速读·中旬 年份:2016
摘 要:米尔恰·伊利亚德在其著作《神圣与世俗》中提到,神圣与世俗是世界上两种存在模式,是在历史进程中被人类所接受的两种存在状况。大多数“不信宗教”的人,仍然有着伪宗教和已经退化了的神话。...本文以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为例,分析古希腊人信仰中的神圣与世俗,并得出对神圣与世俗的现代性思考。  ...关键词:神圣;世俗;俄狄浦斯王  一、神圣与世俗:古希腊人的敬神与抗争  古希腊人是敬神的。无论人本身的...
[期刊论文] 作者:戴茂堂, 左辉,,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6
建基于中外"法律优先论"与"德法独立论"的基础上,道德走向法律化将不可避免陷入诸多困局。所以,在强调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之时,在逻辑层次上应把道德置于法律之上,从法律走向...
[期刊论文] 作者:于惠玲,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6
随着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来临,我们需要对创造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创造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树立创造道德观,促进从以“仁”为核心的中国传统道德观向以“创”为核心的现代道德观的创造性转化,对激发全社会的智慧和创造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陈来,,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6
孔子思想的道德塑造力量,使儒家文明成为"道德的文明"。这一力量主要源自孔子思想中的崇德、贵仁、尊义、守中、尚和等内容。具体而言,孔子坚持道德重于一切的态度,他以仁爱...
[期刊论文] 作者:贾金玲,,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6
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价值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着集体主义道德原则,集体主义道德...
[期刊论文] 作者:李欣隆;王露璐,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6
交易成本除了受技术性因素影响外,与市场主体的道德价值取向及其道德行为密切相关。交易成本与道德是两个相关性的变量元素,道德是自变量,交易成本是因变量,市场主体的道德性与非道德性直接影响交易成本的高低。...为避免经济与道德关系的泛论,更好地化解经济与道德二律背反的矛盾性,需要在对交易成本概念疏义的基础上,对交易成本与道德的正相关性与负相关性进行系统的梳理。...
[期刊论文] 作者:李茂森,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6
道德修养论是罗国杰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三个最基本的起点,即重视自我反省的道德修养方法、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追求奉献社会和国家的理想人格。...罗国杰道德修养论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优良道德传统,致力于引导人们在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宏图大业中,知行合一,充分发挥个人的道德自觉性和道德能动性,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期刊论文] 作者:刘旻娇,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6
通过对孟子德性修养过程的讨论,可以为信广来指出的孟子关于道德失败问题中存在的两点疑难给出解释:耳目之官是否为道德失败负全责,“心”又和道德失败的关系如何;名誉的追求为何一方面呈现积极的道德意义,另一方面又成为道德失败的缘由...从德性发展作为一个过程来看,一方面存在着阶段性的道德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个最高的道德准则,这使得孟子对道德失败的问题在不同的文本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通过对道德失败不同层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孟子》中可以解读出从社会性欲求与儒家伦理之结合的德性发展维度。在这一维度中“他人的认...
[期刊论文] 作者:郭冰茹,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2016
何为“世俗生活”?当我们在一般意义上谈论“世俗生活”时,它是指充盈着世情、人情、风俗、习性的日常生活。当作家将世俗生活或世俗经验审美化后,文学作品便呈现出一种“世俗性”。...阿城在为中国古典小说溯源时说:“明代是中國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我们现在读的大部头古典小说,多是明代产生的,《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封神演义》、‘三言’、‘二拍’拟话本等等,无一不是描写世俗的小说...,而且明明白白是要世俗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梅,,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6
中国传统的婚姻道德生活一直处于封建宗法道德的束缚中。随着近代社会经济发展,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新思潮的传入,引发了中国传统婚姻道德的变化。这主要体现为从追求家...
[期刊论文] 作者:徐向东,,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6
进化伦理学试图从一种自然主义的角度来探究人类道德的本质和来源,因此对道德规范性得出了一种与传统的道德实在论截然不同的理解。理查德·乔伊斯等人由此试图表明,尽管进化...
[期刊论文] 作者:张卫明,,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道德的“质”,是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它是道德自觉,规定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和发展趋势;它是道德灵魂,从根本上影响了国家软实力;它是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