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9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妍,,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年份:2015
她展现女性意识觉醒,描写女性细腻内心,质疑世俗道德伦理的写作手法独特而又影响巨大,尤其值得讨论和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张洪彬,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15
《“世俗时代”的意义探询:五四启蒙思想中的新道德观研究》  段炼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年1月版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思想传统中的主轴,这是现代学人的一个共识。...
[期刊论文] 作者:杨宇辰,吴瑾菁,,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5
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的关系是道德实践中的重要关系。二者在实践中是可逆的双向影响关系,在不同条件下影响方向不同。道德态度影响道德行为是由内而外的一般过程,在实践中面临...
[期刊论文] 作者:任重远,,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5
厌恶是人的基本情绪,而道德厌恶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厌恶形式,其不仅是人作为道德存在的外在标识,同时也是人提升其道德境界的内在进路。作为一种“恶所当恶”的道德意识,道...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晓丽,,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5
道德认同是以道德来标识自我,以成为有道德的人作为人生追求的一种社会认同形式。实现知行统一是道德认同理论兴起的现代背景;与自我概念的一致性、对道德行为的动力作用说明...
[期刊论文] 作者:刘静,,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5
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尊严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最高价值。康德的尊严理论建立在纯粹实践理性的道德自由之上,但是康德所理解的尊严不仅是一种道德尊严,而且从道德尊严可以衍生出...
[期刊论文] 作者:范晓光,,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5
作为道德行动的一类理由,自我指向性的道德动机具有其特殊的意蕴与复杂性。虽然道德动机的自我性有着不同意义、不同程度的指向,但若作为一个道德准则仍面临着来自普遍立法和...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5
南京师范大学王小锡教授的代表作《道德资本研究》(英文版)今年初在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并面向全球发行。该书是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经专家评审批准立项的外译著作。...本书在从不同角度论证道德与经济、道德与获利之间的逻辑关联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并论证了道德资本理论,系统地阐述了道德资本的概念、形式和作用机理等基本原理;探讨了企业道德在企业经营中的特殊作用和道德资本形成的基本途径...,建构了企业道德资本的评估指标;梳理并阐释了中国传统思想史上的经济道德观尤其是关于道德的经济作用的主要思想,展示了道德资本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书,,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5
在康德的政治著作中,政治与道德的关系有分界、冲突、一致等不同表现形式——政治与道德严格分界,如果发生冲突则提交道德来裁决,政治在根本上以道德为基础。其不同形式具有...
[期刊论文] 作者:虞瑛,郭方天,,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5
企业道德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梳理和归纳我国企业道德建设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我国企业道德建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明确未来研究的发...
[期刊论文] 作者:苏杰初,,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5
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是大学生根据社会所认定为正确的道德原则或规范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善恶选择、评判、选择公共生活的能力。然而,当前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方面存在着道德认知...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智,,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5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的根本观念是善、孝、礼、勤、新。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进程中,中国人将"善"视为民族道德价值的奠基之本,将"孝"视为民族道德价值构筑的和谐之源,将"礼"视为...
[期刊论文] 作者:詹世友,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5
对马克思的道德观不能仅从道德概念和道德现象上去理解,而要深入到马克思对道德现象背后的本质的揭示上。...马克思一方面揭示了道德的现实物质生产方式基础,对在阶级社会中之所以出现相互对立的道德观的原因进行了彻底分析,从而给出了我们理解道德问题的知识图景;另一方面又给出了新道德观的价值标准,把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其程度作为衡量一种社会制度的道德价值的尺度...,从而揭示了“真正人的道德”的具体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田文利,,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5
在历史维度上,中西方在道德与法律关系上经历了不同模式,中国表现出德法合于礼、以德为主、强德弱法,而西方则体现为德法分设、以法为主、强法弱德。在逻辑维度上,道德与法律...
[期刊论文] 作者:龚群,,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5
罗国杰教授对我国伦理学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罗国杰教授晚年理论思考的重心之一。罗国杰教授既坚持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
[期刊论文] 作者:张露,,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5
王小锡教授所著的《道德资本研究》(译林出版社)一书于2014年出版。拜读此书,深感是一部反映时代精神的开创性学术力作。该书是王小锡教授研究道德资本理论以来的阶段性...
[期刊论文] 作者:姜海波,,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5
道德的可能性植根于对"虚无"的克服和对人自身存在意义的理解。萨特以"存在先于本质"为理论指引,在人自身自由选择的基础上为道德的可能性确定根据,但却留下了陷入相对主义的...
[期刊论文] 作者:徐海峰,,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也是精神由超验回归人自身的世俗化过程。世俗化是精神演进发展中的重要情境。世俗化精神既被物化,物也被精神化;世俗化精神呈现出外在感性化样态,...
[期刊论文] 作者:法与道德, 来源:商 年份:2015
摘 要:十八界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法与道德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如何能够更好的推动法治。...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贤庆,,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5
自从康德的道德哲学产生以来,人们就一直对其动机学说质说纷纭,发展到现在,甚至有人质疑实践理性概念的合理性。综合考虑康德的道德学说,我们会发现,从意志概念入手,康德论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