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3.36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宋朝龙,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21
康德的自由哲学包含着两套不同的逻辑.首先,康德提供了一种历史逻辑的自由哲学:人是大自然的理性的被创造物,理性使大自然的禀赋在人类身上获得自觉的体现,而人类理性的禀赋需借助人类的磨难、"恶"的媒介、社会性和非社会性的冲突才能充分实现出来...,人类理性禀赋的实现是一个合乎规律的、合乎目的的过程,是经过一系列中介而最终通向人类普遍自由的过程.其次,康德又在纯粹理性的基础上,把经验和先验对立起来,离开经验世界而确立起一个形式主义的、先验逻辑的自由哲学...
[期刊论文] 作者:李捷, 来源:长安学刊 年份:2021
康德美学分析论中提到的审美判断四个契机,是美学史上对于美的本质的系统理解,审美无利害是审美活动最本质的特征,审美判断也是区别于其他认识判断的特征。...然而,在当代消费文化盛行的视域下,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呈现出来的实用性、功利性、符号化等特征,正在对康德审美判断四契机进行着一定的冲击。...
[学位论文] 作者:张琴, 来源:山西大学 年份:2021
“审美无利害”作为美学中有关审美态度的重要理论命题,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首次提出并影响了近现代西方美学关于审美态度的讨论与发展。...而在康德之后的、现代美学过渡时期...
[期刊论文] 作者:冯波,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21
马克思主义规范性政治哲学的当代构建并不必要是"近康德"的阐释路径,事实上,对马克思主义规范性政治哲学的"近康德"阐释既是不必要的,更是危险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在"作为自我实现的自由"、"规范作为客观现实..."与"旁观者与行动者的统一"方面符合黑格尔伦理生活的规定.马克思的规范性政治哲学是近黑格尔的,而非近康德的.康德规范性政治哲学的"作为自我规定的自由"、"规范作为主观建构"与"旁观者与行动者的分裂"特征...,表明康德哲学没有真正超出主体性范围,势必陷入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外在现实的虚无主义之中.黑格尔规范性政治哲...
[期刊论文] 作者:杨超迪, 来源: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21
阿多诺对康德美学进行了批判与转化,使其成为非同一性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阿多诺推翻了康德主体美学的“唯美”前提,并由此延伸至对于“直观”方式的批判,以及对“天才”观念的谱系学考察。...阿多诺秉持辩证法对概念中介化的内在要求,将康德美学中的核心命题加以转义——在进步的现代艺术中,“自律性”经由社会要素的中介、形式法则富含现实契机的积淀、理性面对艺术作品的“崇高”获得反思性。...
[期刊论文] 作者:范永康,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21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的出版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对康德美学的态度从以"批判"为主转向了"借鉴"、"批判"和"超越".康德美学经由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哲学"和"人类本体论美学",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体论转向...,进而在审美情感论、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等三个方面促成审美论转向,并在实践价值论和审美自由论两个层面引发其价值论转向.但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家们对康德美学从来就不亦步亦趋,而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
[期刊论文] 作者:陈杨, 来源:伦理学研究 年份:2021
“作为自我立法的自主”的概念在康德的伦理学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地,康德论证说主体的自由意味着主体能够进行“自我立法”,即在行动上获得自主性,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在康德看来,只有自主的行动才是道德的...然而,根据以平卡德为代表的当代学者的诠释,这种自主性概念可能面临着一个棘手的悖论.为了解决这个悖论,科斯嘉德发展出了一套关于自主性的“自我塑造”的诠释.但是,这种新的诠释并不成功,仍然会引起新的悖论.康德所要求的自主性似乎在理性主体的第一人称维度很难实现...
[期刊论文] 作者:潘知常, 来源:美与时代:美学(下) 年份:2021
一、从“康德以后”到“尼采以后”生命美学的思考,是从“尼采以后”开始的,或者叫做:“美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从‘康德以后’到‘尼采以后’”。...
[期刊论文] 作者:胡学源, 来源:世界哲学 年份:2021
康德作为自律的自由概念出发,一些批评者引出了“不道德的行为是不自由的、因而不可归责”这个康德哲学中的“归责问题”.以往为康德辩护的研究者大多试图运用意志自由与任意自由的区分、强调任意的自由选择,说明违背道德法则的不道德的行为是人的任意自由选择的结果...,以解决这个“归责问题”.然而,这种策略是成问题的,意志自律才是合理解决“归责问题”的关键.通过对康德哲学中两种意义的意志自律概念——客观自律与主观自律——的区分,“归责问题”可以得到更合理的解决:一个没有实现主观自律...
[期刊论文] 作者:薄瑾, 来源:真情 年份:2021
康德的二律背反是从他的认识论《纯粹理性批判》推演出的结论,在西方哲学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二律背反赋 予理性以独特的方式,打破了旧形而上学教条主义和一种思维...
[期刊论文] 作者:石思思, 来源:今传媒 年份:2021
本文拟从康德义务论视角对灾难报道的伦理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试图提出针对传媒行业的一些伦理启示。笔者在对灾难报道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时,发现了一些媒体存在诸如把人性当...
[期刊论文] 作者:韩林合,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21
此区分不仅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居于核心的位置,而且也在当代哲学特别是道德哲学和行动哲学的讨论中占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维特根斯坦是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地做出这种区别的哲学家.不过,这个断言与一些哲学史家的观点相背.著名康德专家艾利森声称...,康德在其著名的理知因致性学说或自由学说中就已经做出了-至少应该做出了-维特根斯坦意义上的理由与原因之分.这种解读是错误的....
[期刊论文] 作者:卢春红,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康德《判断力批判》中,崇高的重要性不只体现为对自然与自由的关联,而且在更深层次上参与了纯粹审美判断的建构,因而有必要重新反思康德对崇高的演绎.通过分析第三批判中崇高的演绎过程,论文阐明了以下两点:第一...,康德的追问最初指向的是"无限制"的形式的内涵.然而,从数学的崇高到力学的崇高,当这一形式由"绝对整体"转向"超感性的基底"时,"无限制"的形式其实就是主体自身的"心灵情调".对与意愿相关联的"强力"的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张寅,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尽管康德和黑格尔的家庭学说有诸多差别,但他们实际上都试图在理论中呈现一个正在发生的重要事实,即家庭政治地位的转变.在此之前,重大的政治使命往往与传统家庭概念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家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但康德与黑格尔关于家庭的论述使我们看到家庭如何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地位,逐渐变成了在政治上从属于国家的现代意义上的核心家庭.康德隐蔽地攻击了弊病丛生的传统家庭,并提出了与他所坚持的自由相一致的解决方案,即将家庭视为契约关系的产物...;黑格尔则相对明确地讨论了现代家庭在政治上是从属于国家的,从而更好地完成了康德...
[期刊论文] 作者:邓青,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21
“概念”一词在康德的思想体系中具有特殊意义.概念是一种普遍表象,是意识展开其综合统一功能的结果,意识统一性的先天必然性决定了概念在形式上的先天性.但形式上的统一须以...
[期刊论文] 作者:梁子晴, 来源:文学天地 年份:2021
本文试结合康德先验认识论对此进行思考和简要分析。  关键词:《两小儿辩日》;康德;先验认识论  一、两小儿认识太阳的条件  在《两小儿辩日》中,针对同一事物——太阳,...
[期刊论文] 作者:柳康, 来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针对来自密尔关于自我义务的反驳,在康德哲学中存在如下两种回应策略:准存在论的策略和道德一实践的策略.其中,前一种与他对主体之“智性的品格”和“经验性品格”的区分有关,后一种与人的内在的自由或人格性有关....对自我义务的证成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条策略是否能够有力地回应上述困难.经研究发现,第一条策略容易陷入独断论或非批判的指责,第二条路径才真正展示了自我义务证成所要指向的内容.因此,如果这两种策略是康德提出的...“先验观念论”的内容的话,那么从前者转向后者则昭示着康德“先验观念论”本身意涵的转变.唯有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作,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康德在1784—1785年秋季学期的《伦理学讲义——科林斯》中对古希腊伦理学做出了系统的论述。他指出古希腊伦理学关注的问题是至善的问题,并且对犬儒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斯...
[期刊论文] 作者:李嘉, 来源: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从柏拉图直到霍布斯、笛卡尔,“缺陷—鄙夷”说统治着人们对笑的看法.康德从笑的对象和笑的心理进行研究,颠覆了这种学说,建立起一种前所未有的“人性—同情”说,引领了西方喜剧观念的转折,对席勒、黑格尔乃至卡西尔等人的喜剧观具有深刻的影响...
[学位论文] 作者:刘人杰,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21
“根本恶”的问题是康德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第一篇中细致分析的问题。按照康德的观点,人既具有向善的禀赋,亦有趋恶的倾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