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6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桐,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4
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孔雀东南飞》一诗中,“腰流纨素”一句是这样注释的: 腰身袅娜,穿着白绸子衣裙,象流水一样闪动发光,……。纨素,洁白的绸子。流,是说纨素的光象水流...
[期刊论文] 作者:胡敬, 来源:语文新圃 年份:2004
到江南……“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从小在外婆家生活,处在中北方,我总是渴望能回...
[期刊论文] 作者:张惠明,强,, 来源:长三角 年份:2004
见了永康,再看他的山水画,两者简直难以联系起来。他长得个头矮瘦,才40大几已过早谢顶。而他画的山水画却是那样大气磅然、雄伟而清雅,实是大出意料之外。永康的老家是...
[期刊论文] 作者:宋子江, 来源:初中生世界 年份:2004
犁(1913~2002),堪称文学大师,从事文学创作长达75年,1945年5月发表的《荷花淀》,标志着犁短篇创作的成熟,8月又创作了《芦花荡》。犁在《〈犁文集〉自序》中说:“我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琪, 来源:现代语文:初中读写 年份:2004
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神。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深可善游者数能,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操之也。’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
[报纸论文] 作者:谢, 徐芳,, 来源: 年份:2004
$$谢:新诗...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刚, 来源:图书与情报 年份:2004
缪荃是清末著名藏书家,文章论述了缪荃藏书来源、藏书整理、藏书目的及藏书流向....
[期刊论文] 作者:何锋兵,,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4
一这个双音节结构,有人认为它是假设连词,并认为来源于"万一"。这个结论值得商榷,首先来参看"万一"的用例:大法虽兴,经道多阙,一闻圆教,夕死可也。(《高僧传·于...
[期刊论文] 作者:何锋兵,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4
【正】一这个双音节结构,有人认为它是假设连词,并认为来源于"万一"。这个结论值得商榷,首先来参看"万一"的用例:大法虽兴,经道多阙,一闻圆教,夕死可也。(《高僧传&#...
[期刊论文] 作者:郭庆冬,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04
鲁国诸,如孟、仲孙、季、臧、郈,习惯上均作为宗族名号,但有学者指出其不应当为氏名,即非宗族名号.今以季为例,从三个方面加以补证....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刚, 来源:四川图书馆学报 年份:2004
缪荃是清末著名出版家,文章列举了缪荃刻书目录,分析了缪荃刻书的特点和原因....
[期刊论文] 作者:玉石,戴皓,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4
戴 :老师 ,您好 !您一直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特别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研究。今天我们的话题就围绕诗歌展开 ,可以吗 ? :好的。希望我的想法对喜爱诗歌的读者有所助益 ,让...
[期刊论文] 作者:刘斌, 尤海燕,,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04
络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从属于五体"脉"的范畴,是络脉的分支结构。通过整理《黄帝内经》直接出现"络"和"脉"的相关条文,对络的相关特性进行总结阐述。络位于五...
[学位论文] 作者:王静,,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04
本论文研究陈曦的小说,注重她小说的文本解读,在文本分析中谈论问题。 陈曦认同中国传统美德,她是一位地道的中国人,一直没有丧失中国文化精神的品格;陈曦是一个政治情结...
[期刊论文] 作者:刘爱鸣,刘铭,林毅, 来源:台湾海峡 年份:2004
本文首先用实测资料分析了0212号台风“北”造成福建大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特征,指出低空偏南风急流的北抬和加强为远离风暴中心的福建东南沿海大暴雨提供了有利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倩,,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 年份:2004
公元2世纪,鲜卑第一位首领檀石槐在蒙古崛起,北匈奴向西迁移,占据原乌小昆弥领地,乌被迫逐渐西移,国力日衰。公元437年,北魏太武帝拓拨焘曾派董琬出使乌,乌向北魏朝...
[期刊论文] 作者:赵守麟, 来源:湖南文史 年份:2004
科是孙中山先生的儿子。宋庆龄与科之间也有相互往来。在国民党退居台湾时,宋庆龄曾极力想挽留住科。1949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24周年纪念日的清晨,忧心忡忡的科...
[期刊论文] 作者:中原,,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4
其中,在老子的一系列辩证命题中,都体现了正言反的特点。在庄子看来,欲还大道,需绝圣弃智,同时,"道"的特点之一即为"道不可言",欲...
[期刊论文] 作者:孔原,,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4
影片《老井》描写了旺泉这一茬人为了打井而付出的代价,歌颂了『千古流芳』的民族精神。但是,旺泉只是解决了生理上的缺水,而没有解决精神上的干枯。旺泉为了给弟...
[期刊论文] 作者:壮志, 王海媚,, 来源:国际政治研究 年份:2004
一、中国的中亚研究状况王海媚(以下简称王):老师您好!请问您如何理解中国的中亚研究的缘起?壮志(以下简称):从国际政治角度来看,1991年,中亚国家独立以后,我国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