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1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鑫,, 来源: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杜威那里,经验是关于自然且发生在自然以内的,二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杜威在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以卢梭为代表的前人自然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经验自然主义,内容主要包括感...
[期刊论文] 作者:丁道勇,, 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年份:2016
杜威的教学思想概括为"儿童中心论",是一种误读。一些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可以支持这个判断:其中,杜威对于进步教育及其观念的相关批评和建议、对于卢梭自然教育观念的相关...
[期刊论文] 作者:向凌云, 来源:班主任之友(中学版 年份:2016
<正>罗素曾这样评价:"杜威是个品性高洁无比的人,他在见解上是自由主义的,在待人接物方面宽宏而亲切,在工作当中孜孜不倦。他有许多意见我几乎完全赞同。"...提起杜威,我的脑海中总会泛起这样的场景: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讲堂上,许多个黄色面孔的中国学生在聆听,一位老...
[期刊论文] 作者:王瑜, 邱群,,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16
在国外求学时,陶行知曾师从杜威,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回国后,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生活即教育",这两大思想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其内涵又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分析...
[学位论文] 作者:丁文浩,,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2016
杜威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并且影响了全世界。杜威艺术教育思想作为其教育思想中的亮点,对于解决当时艺术异化、艺术教育呈现“工厂模...
[期刊论文] 作者:韩和鸣,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杜威的儿童兴趣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兴趣的自发多样性,二是兴趣的统一性,三是兴趣的发展性。杜威的兴趣观对当今我国教育仍然有较大的启发借鉴价值:教育应充分尊重儿...
[学位论文] 作者:何夙旎,,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2016
卢梭与杜威都为活动教学理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卢梭是西方活动教学思想的肇始者。其后继者杜威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超越和实践了卢梭的活动教学思想,被认为是...
[学位论文] 作者:杨雪娇,,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16
约翰·杜威(1859-1952)是美国伟大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被誉为“美国精神的象征”,更是全世界所瞩目的著名人物,尤其是对于五四时期的中国来讲,对我国当时及后期的教育...
[期刊论文] 作者:肖博峰,, 来源:视听 年份:2016
本文从杜威访华期间的演讲中探究其传播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群体的传播问题,论述群体冲突的起源以及如何调和;二是自由主义的传播观,杜威推崇民治主义主张思想与发表思想的自由;三是在传播模式上,特别是国际传播上,认为传播是互动交流的而不是线性的;四是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教育...,杜威在演讲中论述了它的功能,与拉斯韦尔的传播功能观不谋而合。...
[期刊论文] 作者:钱慧凝,, 来源: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杜威的儿童经验观是其教育理论中举足轻重的部分。文章以杜威的"儿童与课程"一文为基础,结合现当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解读了杜威儿童与课程中儿童经验观的统一性、变化性...
[期刊论文] 作者:柴苗, 来源:西江文艺 年份:2016
【摘要】:陶行知师从杜威,二者的儿童教育观有一定的师承关系。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不同,他们的观点又呈现出许多不同之处。...【关键词】:杜威;陶行知;儿童教育;比较  一、杜威和陶行知  杜威根据西方进入工业化后所呈现的复杂现实和当时教育成人化、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现实[1],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
[期刊论文] 作者:孙宁,,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6
文章以罗伊斯与杜威为例,讨论了想象在共同体建构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试图阐明这两位思想家的思路不仅相互关联,而且前后递进。罗伊斯式的解释共同体是杜威式民主共同体的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王茜,,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16
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恢复了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发生过程中的原初统一性,表现出与现象学一致的超越二元论的理论追求;此外,杜威对包含着意义的身体知觉的阐释,以及对...
[会议论文] 作者:张淑妹, 来源:全国第四届教育伦理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过程即教育目的"的观点,提倡不在教育过程之外设置教育目的.然而经笔者考察发现,西方思想史上的教育学家们阐述的教育方式背后都有其教育的目的.杜威的"教育过程即目的"的方案也并未如其所言般成功地用过程来消解目的...,通过文本考察,发现作为共同生活模式和政治形态的民主是杜威隐藏的教育目的....
[期刊论文] 作者:董艳娇,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年份:2016
【摘要】杜威的教育思想主要有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五步教学法与儿童中心论。陶行知作为杜威的学生,他学习了杜威教育思想。...且根据中国当时社会现状,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五路探讨法及创造的儿童教育。通过两人观点的比较分析,引发其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杜威 陶行知 教育 儿童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论文] 作者:刘韵,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6
传统观念中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思想是相互对立、不可调和的,但实际上两人的理论联系要大于其分歧。本文系统比较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在教育目的、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三...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青, 来源:小品文选刊:下 年份:2016
杜威在教育界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他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认为应该建立一种良好的教育目的,强调在做中学,还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
[期刊论文] 作者:魏建华,,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杜威之所以要重建传统的经验概念,是因为经验与自然的断裂。杜威的"经验"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是生命与历史、自然保持着连续性,具有生存论特征。偶然性是经验的起点,...
[期刊论文] 作者:尹冰心,, 来源:教育文汇 年份:2016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杜威是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
[会议论文] 作者:孙伟, 来源:全国第二届教学论专业博士生论坛 年份:2016
以经验自然主义为基础的杜威价值哲学消解了价值与事实、手段与目的的二元对立,主张经验与自然的连续性、价值与事实的连续性,特别强调价值与事实的统一,把价值归结为事实;同时,凸显行动的地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调价值理论对行动的指导功能.反思杜威价值哲学思想,也为破解教学美学研究困境,推动教学美学向纵深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基于杜威价值哲学的启示,笔者以为应当重点关注教学美赖以生成的教学生活世界的整体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