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2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姜剑云,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谢灵运是晋宋之际的名士兼佛学家,慧远乃庐山高僧。谢灵运“志学之年”便崇拜慧远,发愿“希门人之末”,而且也曾游庐山,见慧远,为檀越,凿池筑台植白莲,应邀撰《佛影铭》。其...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会智, 师焕英,,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2002
(净影 )慧远 ,是隋代著名义学高僧。考证慧远的出家年代、受戒之师以及其住持初建的寺庙 ,对于研究《涅经》等大乘经典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兴中,,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15
“体义观”是净影慧远的核心思想之一,贯穿于慧远判教观、心识观、佛性观、修行观等各个方面的思想。慧远将诸法区分“同体”-9“别体”两个层次,同体之法“离相离性”、“无有...
[期刊论文] 作者:杨立群,, 来源:榆林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晋孝武帝太元三年(378年),佛教大师慧远来到庐山传道,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就生活在庐山脚下,他和慧远活动范围在同时同地,对于陶渊明与慧远大师的关系,陶渊明及其诗文创作是否受到佛学...
[期刊论文] 作者:张捷,陈旭远, 来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慧远佛教教育思想探微张捷,陈旭远慧远(334—416)是东晋后期继道安(314—385)后的佛教领袖,是佛教教育走向中国化的关键人物之一。...慧远,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出身世族仕官家族,13岁随舅父...
[学位论文] 作者:姜志景,,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6
瞎堂慧远是宋代临济宗杨岐派高僧,嗣法佛果克勤。瞎堂慧远住持过众多名寺,其晚年更是旨补灵隐寺,这一时期的灵隐寺是重要的皇家寺院。瞎堂慧远住持灵隐寺期间多次得到孝宗的...
[期刊论文] 作者:周齐,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6
慧远是我国东晋时的著名高僧,是东晋后期南方的佛教领袖,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据《高僧传·慧远传》说,慧远俗姓贾,雁门楼烦人(今山西省代县)。年少时即&#...
[期刊论文] 作者:孙昌武,,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2000
自中唐流传开来有关慧远等“十八贤’’结“白莲社,,之事,考之史实,大半是虚构。其中,属于儒的六人,虽然确有其人,并和慧远有关系,但从现存资料看,并不一定都参加过结社立誓活动;属于僧...
[期刊论文] 作者:李勤合,王文洁,, 来源: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1
东晋慧远墓塔采古印度覆钵式结构,用庐山所产圆石垒砌而成,如荔枝之形,虽源于异域,而富有地方特色。慧远荔枝塔自东晋始建以来,代有文献为可征。明清以来,东林寺衰微,慧远塔...
[期刊论文] 作者:姜元奎, 谢路军,, 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2
在早期净土思想传播中 ,最值得称道的是东晋宏庐山慧远的西方净土信仰。他的净土思想融观相念佛于一体 ,形成慧远流念佛一系 ,在净土思想史上影响深远...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慧远鼎力护教的论辩内容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一是辩解与孝道的冲突;二是化解与君道的冲突;三是释解与沙汰的冲突;四是消解与礼制的冲突。,慧远这种调和外来佛教与传统文化矛盾的努...
[期刊论文] 作者:李勤合,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东晋庐山慧远的形象在唐宋期间经历了从一位普通的净土修行者到净土高僧、莲社创始人、莲社始祖的演变过程。历代净土信仰者在慧远等一百二十三人建斋立誓求生西方这一事实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吴丹,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 年份:2007
毗昙学对慧远佛学思想的形成与佛学体系的创立产生的深远影响,在慧远佛学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慧远将毗昙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结合,形成了最具中国佛教特色的神不灭论、法性论学...
[学位论文] 作者:胡青青,,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2016
慧远是东晋时期的著名高僧,他一生著述颇多,据记载有五十多篇,其中论体文可以称得上是极具特色的一类文章。本文以慧远现今存世的《沙门不敬王者论》、《沙门袒服论》、《明...
[学位论文] 作者:陈建华,,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 年份:2008
庐山慧远(公元334~416年)是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代佛教界的领袖人物,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慧远的佛学思想是丰富和复杂的,这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印度小乘佛教以...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旅游世界 年份:2015
慧远大师(公元334一416年),俗姓贾,东晋时代雁门人(今山西代县),是中国净土宗的初祖。...庐山是东晋时代中国有影响的佛教中心之一,慧远居庐山东林寺后,率众行道,在山中立般若台,安放弥陀三圣像,凿池种莲,在水上立十二叶莲花,因波随转,号为“莲社”。宋元以来,净土宗成立,奉慧远为净土宗初祖。...
[期刊论文] 作者:张焕君,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2014
东晋高僧慧远学兼道、儒、释三教,对礼学、玄学颇有造诣。这样的学术背景,对慧远弘赞佛法,并取得士大夫阶层的理解与支持极为有利。其生活于东晋时期,正是佛教开始中国化的重...
[期刊论文] 作者:程秉洲,, 来源:华北电业 年份:2017
认识刘慧远先生纯属偶然,也是缘分.通过微信群先认识他的篆刻,对他的篆刻作品十分赞赏,经过微信联系,按捺不住兴奋与激动,为大风堂主慧远先生写了一篇篆刻评论——《有品有味...
[期刊论文] 作者:程秉洲,邓治平,, 来源:华北电业 年份:2017
认识刘慧远先生纯属偶然,也是缘分。通过徽信群先认识他的篆刻,对他的篆刻作品十分赞赏,经过微信联系,按捺不住兴奋与激动,为大风堂主慧远先生写了一篇篆刻评论——《有品有味话慧...
[期刊论文] 作者:李承贵,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慧远主要站在佛教的立场,对中土报应思想进行了改铸,从而建构起一种全新的报应思想体系.慧远报应思想具有一些特殊的文化意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