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5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曹爽,,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学界普遍认为,“V着”和“V了”静态存在句可以互换使用,而通过对“V着”“V了”静态存在句语境的考察,认为“V着”和“V了”句是不同的句子,“V着”句侧重描述预设场景,“V了”句...
[期刊论文] 作者:郑远远,,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4
V不了"和"V不下"是外表结构相似的动补结构,但是对"V不了"的综合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从"V不了"形成的前提条件,"V不了"在语法、语义、语用上的特点这些方面对该结构作了浅要...
[期刊论文] 作者:吴早生,,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2010
本文主要分析现代汉语“V1+NP+V2(V2)”结构,通过语用和功能测试等多种方法,解析出该结构中存在的独立于词语本身的构式意义:主观随意性;同时解构V2(V2)作为连动动词解释的合...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锡明,, 来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1
文章认为,表短时义的"VV"、"VV"和"V一下"都应看作"动+量"组合。历时考察表明,表短时义的"VV"和"V一下"格式都是由表短时义的"VV"格式演化而来的,三者在共时平面上能够并...
[学位论文] 作者:苏红,, 来源:延边大学 年份:2015
本文对英汉N+V/V+N复合词进行对比分析,探究英汉N+V/V+N复合词的句法结构。同时对英汉N+V/V+N复合词做语义分析,期望能为新英汉N+V/V+N复合词的构成提供依据。首先,对比分析...
[学位论文] 作者:胡莎, 来源:胡莎 年份:2020
“NL+V有+NP”(简称“V有”)是汉语中的一种书面性存在构式。...已有“V有”研究多局限于传统的句法格式分析,忽略了整个构式本身,尤其在揭示静态存在构式“NL+V有+NP”与“NL+V着/V 了+NP”(简称“V着/V 了”)的差异上关注不够。...本文基于构式语法和构式网络理论,采用构式搭配分析法、语料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考察静态存在构式“V有”与“V着”、“V有”与“V了”的语义和功能差异,进一步明...
[期刊论文] 作者:袁成雯,,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年份:2015
本文主要探讨"V/A坏了"与"V/A透了"的异同等相关问题。"V/A坏了"这一结构形式中,"坏"有4种语义:1.表示瞬间损坏;2.表示不满意;3.表示受某种影响逐渐丧失功能;4.表示程度高。..."V/A透了"这...
[学位论文] 作者:金晶,, 来源: 年份:2014
VV着”是用来表达持续事件的格式,在现代汉语中也十分常见。根据目前现有的成果中末解释或解释有待商榷的儿个问题,本文进行了逐一的探讨。首先,“VV着”的持续类型有...
[期刊论文] 作者:宋鹏, 来源: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年份:2008
动结式“V好”表示动作完成或者达到完善的地步。本文在对语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V和“好”的语义和语法特征的探讨,认为“V好”中的V是动词中表示动作行为的那一部分,具有...
[期刊论文] 作者:陈菘霖,, 来源: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7
立足于取向和预期,分别从人称词、动词及复句形式的视角看,不同的人称词搭配闽南语"罔V"及"VV"构式所呈现的是截然不同的预期。关于动词的使用,"罔V"内使用动作动词,从取向...
[期刊论文] 作者:徐采霞,鲁素霞,,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VV在P”格式是现代汉语常用固定格式,但从语义和认知语用角度对此格式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在分析该格式中V的语义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能进入该格式的V主要是性质形容词、具...
[期刊论文] 作者:王莹莹, 来源: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7
"VV"与"V了没"都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句式,在口语中大量使用。通常情况下两者是可以互换的,但有细微的差别。本文研究了它们在格式构造、对动词的选择、语义、句法和语...
[会议论文] 作者:刘德汉, 来源:第九届全国铸造学会消失模铸造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V法铸造学术年会 年份:2009
本文介绍了V法(真空密封)造型的起源,论述了中国V法造型的发展历程,探讨了V法造型面临的问题,包括粉尘多、工作环境差、能耗大、装备落后等,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展望了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论文] 作者:蒋东立,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在“VV 着+ VP”句式中,“V”的动作行为在时间轴上的持续时间长短及终结与否,受到紧接其后发生的“VP”语义内容制约.该句式包含四种类型的时间顺序关系:“VV 着”包含...
[期刊论文] 作者:S.Iwasa Y.Wei B.Fang T.Arai M., 来源:电池 年份:2003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the V( Ⅳ )/V( Ⅴ ) redox couple at a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was investigated...
[期刊论文] 作者:刘富华,石微,,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VV"结构在现代汉语里常用。依据构式语法理论,"VV"是一个典型的构式,其构式义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行为主体或他人主观上不希望动作产生相应的结果"。"VV"格式...
[期刊论文] 作者:陈蕾,朱军平,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从认知学的角度对“V+to infinitive”和“V+Ving”现象进行阐释,认为“V+to infinitive”与“V+ving”有其自身的框架与ICM,可视为一种构式....
[学位论文] 作者:刘慧,, 来源:吉林大学 年份:2006
语法学界将表示否定可能性的“不能V”及“V不C”结构统称为否定可能式。“不能V”和“V不C”语义特点和使用情况的比较,是本文考察的重点。两种结构语义上有相似性,但又有各...
[学位论文] 作者:王平,, 来源:四川大学 年份:2007
VV去”格式的认知分析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王平指导老师:杨文全教授“VV去”是来回往复的位移事件“投射”(project)到汉语中而形成的一个语法格式,是汉族人认识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孙凤鸾,冯杰,, 来源:河北医药 年份:1988
V_7、V_8、V_9导联的正常波型至今未见有明确的诊断标准。随着心电图学的不断进展及诊断局限性后壁心肌梗塞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我们对V_7、V_8、V_9导联正常波型进行了观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