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8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20
中国哲学侧重人生哲学或人性哲学,因而对理想人格孜孜以求。从君子、圣人、仁人(仁者)、贤人到真人、至人、神仙、佛,等等,中国哲学的理想人格名目繁多,君子在其中占据重要一...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康有为、谭嗣同都热衷于对佛教教义的阐发。总的说来,两人对佛教教义的阐发以差异为主,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康有为从养生的角度解读佛教,认定佛教的主题是养生卫生;谭嗣同则...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20
康有为、谭嗣同都对大同社会乐此不疲,然而,人们对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尤其是《大同书》兴趣盎然,却对谭嗣同的大同思想少有问津。对于康有为、谭嗣同大同思想的关系,历来关注不...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20
在中国近代哲学家中,康有为、谭嗣同的思想最为接近,因而呈现出诸多相同性。在这个前提下尚须看到,两人的思想具有不容忽视的差异。如果说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的相同性体现了...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20
如果说君子是古代哲学的理想人格的话,那么,君子在近代哲学中则逐渐淡出了视野。梁启超是讲君子最多的近代哲学家,也不过是在早期将君子奉为理想人格而已。伴随着大量接触西...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声势浩大的国学思潮肇始于近代,而康有为、谭嗣同的国学观在近代哲学家中最为接近,这主要表现为将诸子百家整合为孔学一家,以孔学代表中国文化,等等。在这个前提下尚须看到,...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近代哲学家大都对佛学有所关注,但每个人对佛学的取舍和建构大不相同。其中,康有为、谭嗣同的佛学观最为接近,这通过四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将佛学置于孔教、佛教和耶教组成...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20
严复具有明显的道家情结,这一点在1918年之前表现得尤为明显,通过老学观能充分呈现。《〈老子〉评语》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部解读《老子》之作,集中展示了严复的老学观。严复...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20
摘要:中国哲学侧重人生哲学或人性哲学,因而对理想人格孜孜以求。从君子、圣人、仁人(仁者)、贤人到真人、至人、神仙、佛,等等,中国哲学的理想人格名目繁多,君子在其中占据重要一席。如果说儒家代表的古代哲学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的话,那么,梁启超代表的近代哲学崇拜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