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5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广西教育 年份:2011
高凌飚在2010年第6期《全球教育展望》上撰文指出,把教学质量监控和大规模的测验考试等同起来,是将监控的概念狭义化、只看外部和量化的监控。通过测验和考试可以了解学生的学...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广西教育 年份:201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高凌飚在2011年第4期《基础教育课程》上撰文指出,综合素质评价需要设计怎样的标准一直使人感到困扰。他提出:第一,综合素质评价不要过细的标准。...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 年份:2011
成果名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学业考评(评价)研究申报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团队成员:高凌飚、吴维宁、周小蓬、吴有昌、陈冬梅、梁惠燕"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学...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 年份:2011
今天,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路在哪里?是靠增加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中的权重吗?是靠行政指令强化吗?是靠学校的管理吗?我觉得都不行。我觉得要让综合素质评价与教育教学工作融合,...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考试研究 年份:2011
进行评价改革离不开考评观念的更新,考评观念的更新也受到现实考评实践的影响。两者相辅相成,不可重视一方而轻视另一方。当前,我国公开考试改革的困难以及教育对公开考试的过分......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年份:2011
综合素质评价需要设计怎样的标准,这是困惑大家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反过来说,就是综合素质评价不要什么样的标准。首先,综合素质评价不要过细的标准。这里面有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甘国臻, 来源:教育学报 年份:2011
回顾考评观的概念和国际上有关教师考评观的研究,对中国内地六项考评观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和重构,得出中国内地教师所具有的六类共同的考评观,构建了中国内地教...
[期刊论文] 作者:刘喆,高凌飚,,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 年份:2011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开放性试题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本期,我们聚焦开放性试题,共同研讨开放性试题命制和评分中存在的问题。欢迎您来信交流看法。...
[期刊论文] 作者:詹茂荣,高凌飚,, 来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年份:2011
新的评价理念要求对学生的考评不仅是检查学习的结果(Assessment of Learning),还要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Assessment for Learning),倡导考评与学习的融合(Assessment as Lear...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吉吉,高凌飚,,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年份:2011
数学素养一词源于20世纪中叶的西方,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数学素养是同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时代变迁的产物,它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历史性和价值性。对数...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丽华,高凌飚,, 来源:教育导刊 年份:2011
语文教师的课程价值取向指教师对语文课程属性和功能的看法和观念,这些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学。本研究从现象描述分析学的视角,采用访谈的方法,从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目标、内......
[期刊论文] 作者:冯翠典,高凌飚, 来源:考试研究 年份:2011
本文以评价术语的更迭为线索,考察教育评价的历史变革。教育评价在发展和变革过程中评价对象不断扩展,重心不断下移,最终与学习和教学融合在一起。就未来趋势而言,教育评价改...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广西教育·B版 年份:2011
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高凌飚在2011年第4期《基础教育课程》上撰文指出,综合素质评价需要设计怎样的标准一直使人感到困扰。他提出:第一,综合素质评价不要过细的标准。...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佳, 高凌飚, 曹琦明,,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2011
SOLO是一种源于皮亚杰发展阶段论的评测工具,其初衷是为了诊断并改进教学。PISA则是生发于实践并得以大规模运用的评测工具,其评价目的是为了进行国际比较。通过对SOLO水平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