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759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胡辉,韩延本,苏有锦, 来源:2010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 年份:2010
本文分析了2008-2009年间云南天文台光电等高仪的时纬资料的残差值的变化,讨论了残差异常变化与此期间云南天文台周围发生的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8月30日攀枝花6....
[期刊论文] 作者:胡辉,韩延本,付虹,王锐,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 年份:2010
本文介绍了天文时纬残差的定义、处理方法,以及云南天文台光电等高仪于2008-2009所测的时纬残差波动情况,天文时纬残差异常的可能物理机制;文中还指出,强震前天文时纬残差异常现......
[期刊论文] 作者:夏金超,李金岭,韩延本,,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10
为了满足新时代科学研究对VLBI的要求,以及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在观测资料处理、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进,并尽可能减小系统建设和运行的成本,国际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服务组织(IVS)提出了关于VLBI的更新计划,即研制新一代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系统......
[会议论文] 作者:尹志强;韩延本;冯翀;王博;, 来源:2010天灾预测总结学术研讨会议 年份:2010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明了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与太阳辐射变化之间确实存在非常好的相关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太阳活动的极小年,我国的华北及南方等统计区域内表现出......
[会议论文] 作者:韩延本,胡辉,苏有锦,付虹,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0
强震前天文时纬残差异常是北京天文台的科研人员于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以后发现的,为了检验这种现象的必然性,他们收集了全球十几所天文台附近发生地震的时纬残资料,对数十万个数据进行了统一处理。结果发现,凡在天文台附近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时,测时和测纬残差在绝大......
[期刊论文] 作者:马利华,胡超,韩延本,乔琪源,裴军,, 来源:系统仿真学报 年份:2010
推导了地面接收终端接收小倾角的倾斜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电磁波信号的极化角公式,并结合转发式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APS)中处于寿命末期的APSTAR-1号卫星,讨论了将该卫星用于通...
[期刊论文] 作者:郭金运,常晓涛,黄金维,孙佳龙,韩延本,,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0
在流体静力平衡状态下,海洋Coriolis力和压力梯度平衡就形成地转流,世界上大多数海流都近似为地转流.本文利用卫星测高交叉点方法计算海洋表面地转流速度,分析了利用测高交叉点计算地转流速度的不确定性,上升和下降弧段的海面倾斜在分辨率50km上可以达到10~(-7)......
[会议论文] 作者:韩延本,尹志强,刘卫东,黄东平,王锐,R.Podesta,A.Ester,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0
就智利大地震来说,在震中附近的康塞普西翁市设有智利与德国合作的SLR观测站,初步分析表明,利用这两个SLR站观测卫星解算的仪器坐标计算的到两站的距离,在智利大地震前其变化范围......
[会议论文] 作者:韩延本[1]胡辉[2]苏有锦[3]付虹[3],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0
强震前天文时纬残差异常是北京天文台的科研人员于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以后发现的,为了检验这种现象的必然性,他们收集了全球十几所天文台附近发生地震的时纬残资料,对数十万个数......
[会议论文] 作者:韩延本,R.Podesta,尹志强,A.Ester,刘卫东,黄东平,王锐,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0
就智利大地震来说,在震中附近的康塞普西翁市设有智利与德国合作的SLR观测站,初步分析表明,利用这两个SLR站观测卫星解算的仪器坐标计算的到两站的距离,在智利大地震前其变化范围一般不超过0.1 m,大地震使得SLR-7405站的位置发生了较大位移,两站距离的变化量增大到约2......
[会议论文] 作者:韩延本,王红旗,尹志强,刘卫东,田立丽,王政,胡辉,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0
本文针对地震预测研究中存在的新技术仪器资料不能反应地方垂线变化等问题,提出:组建一定数量的天体测量试验观测网开展天文时纬观测和相应的研究工作,为增加观测资料的可比性......
[会议论文] 作者:韩延本,胡辉,王红旗,尹志强,刘卫东,田立丽,王政, 来源:2010天灾预测总结学术研讨会议 年份:2010
天文时间和纬度的观测资料的残差在一些地震前出现短期异常波动的现象,于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后被发现。之后这个现象继续被研究,大家期望它能尽快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短期地震前兆。研究中,采用的基本资料是每个天文时纬仪器观测得到的地球自转参数结果与全球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