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3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17
现代文学史料大家陈漱渝多年从事胡适研究,此书从政治、文化、生平、思想等几方面入手,在胡适的人际交往中深入探讨胡适一生经历的重要事件,如《鲁迅与胡适:从同一战阵到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17
《炉边絮语话文坛》陈漱渝著32.00元(精装)这本学术散文集是陈漱渝先生近作的选萃,以史料、观点、文采相结合为特点,来畅谈许寿裳、胡适、郁达夫、巴金、冰心、汪静之、李霁...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17
2016年10月下旬,北京鲁迅博物馆老干部处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一条噩耗:老馆长王士菁先生于10月25日去世。按民间习俗,98岁的王先生驾鹤西去应属"喜丧",更何况无疾而终——这...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17
日本的夏目漱石(1867-1916)跟中国的鲁迅(1881-1936)都是国际性的文豪。他们通过自己那些富于独创性和艺术个性的作品,把本国文学带进了世界视野,成为沟通人类心灵的桥梁...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7
1985年3月1日,丁玲在致日本研究者白滨裕美的复信中坦诚介绍了她跟冯雪峰之间的关系,并说:"不过这都不过是个人生活中的小事,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的确,跟丁玲的政治追...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7
"有花无果"与"有花有果"如果单纯着眼于男女情爱,丁玲跟冯雪峰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有花无果";但如果着眼于政治和文学,那产生的影响则极为深远,是"有花有果"。丁玲是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关东学刊 年份:2017
各位学者朋友,大家好!有机会参加这次《野草》出版9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对我而言是一次很好的补课机会。在南开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系主任李何林教授说,全部鲁迅作品中最难懂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当今世界上价值观存在差异,出现了多元化语境。为了分清是非,辨别正误,史料的作用因之凸显。鲁迅研究领域亦如此。鲁迅研究史料可分为实物遗存、文字记载、口述历史三类。文...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 年份:2017
台静农是谁?他本姓“澹台”,是个复姓,有数方印章即刻“澹台静农”;原名“传严”,20年代初改名“静农”。台湾人一般都知道这是一位大教授。他是1946年10月15日抵达台北的,受聘于台......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关东学刊 年份:2017
龚刚教授发来微信,嘱我为他的新著《中国现代文学十讲》写一篇短序。对于年轻学者的要求,我总是习惯性地先说声"可以"。再则,凡我作序,一般都不是对其著作本身进行详评细点——......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共产党员(河北) 年份:2017
我天生五音不全,后来咽喉部位又动过两次手术,唱歌的水平可想而知。但是我却偏偏喜欢听歌,喜欢唱歌,因为优秀的歌曲既可抒情,又可励志,还可以把人带进曾经经历而已失去的年代...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17
胡适是中国新诗的始作俑者,他自认为其诗“清顺达意而已”。但他的诗作中也有一些含蓄朦胧、诗意浓郁的佳作,其中有一首叫《秘魔崖月夜》:  依旧是月圆时,依旧是空山,静夜。我独自踏月归来,这凄凉如何能解!  翠微山上的一阵松涛,惊破了空山的寂静。山风吹乱了窗纸上......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民主 年份:2017
按常理,进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学术圈之后,我首先应该研究的是冰心。但环境使然,我变成了“吃鲁迅饭”的人,而对冰心却基本上没有研究。为什么按理我应该研究冰心呢?因为在...
[报纸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中华读书报 年份:2017
[期刊论文] 作者:史挥戈,,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7
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王锡荣、郜元宝以及蒋光慈研究专家吴腾凰、上海鲁迅纪...
[期刊论文] 作者:史挥戈,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7
2017年1月6日至8日,江苏大学文学院主办了“多学科视阈下的鲁迅文化遗产与精神传承”学术研讨会.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王锡荣、郜元宝以及蒋光慈研究专家吴腾凰、上海鲁迅纪...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 年份:2017
《梁启超论教育》  作者:梁启超  选编:陈漱渝、宋娜  出版: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梁启超關于教育的演讲和文章集,主要内容为梁启超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儿童教育、女子教育等方面的思考。  ...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春南, 来源:世纪 年份:2017
当天读完宋时娟女士的《孙中山的基督教葬礼为何鲜为人知》,石湾学友的《鲁迅与梅兰芳入党》,陈漱渝先生的《从鲁迅来看为当代人立传的难处》,飞德先生的《编余琐谈》,有些感想和联想,写出来供参考。  ...
[期刊论文] 作者:汤建驰,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17
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等敬献了花圈。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专家颜基义传寄了挽联:“人间过路斋,自有六朝持撑书卷;天下布衣客,幸余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