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5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余勃, 陆兆新,, 来源:食品科学 年份:2007
利用30L发酵罐发酵豆粕,对微生物法生产大豆多肽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水解度不断上升,并在发酵后期达到30%左右;发酵液中的多肽含量先增后...
[期刊论文] 作者:王煜, 张玉凤, 章慧, 陆兆新,,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2007
姜黄色素的稳定化是推广其工业化应用及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本文采用多孔淀粉为吸附剂,使用明胶进行姜黄色素的微胶囊化。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包埋温度...
[期刊论文] 作者:邹晓葵, 陆兆新, 沈昌,, 来源:中国农业教育 年份:2007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在对微生物及其生物技术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中,将教学体系从原有的单一《微生物学》教学,拓展为以《微生物学》为基础,以《生物技术》、《酶制剂工艺...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远,陆兆新,吕风霞,别小妹, 来源:食品科学 年份:2007
文章综述了谷氨酸脱羧酶的研究概况,包括微生物来源及分布、在微生物中的作用、酶学特性、酶的结构及基因工程,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颖,袁勇军,陆兆新,别小妹,吕凤霞, 来源: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2007
研究工作中筛选得到一株有较强烟碱降解能力的新型烟碱降解细菌Ochrobactrum intermediu mDN2,对其产烟碱降解酶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Och...
[期刊论文] 作者:丁重阳, 陆兆新, 陶冠军, 王玉红, 章克昌,,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以鸡腿蘑发酵液中分离获得的具有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活性的新物质4,5-二羟基-2-甲氧基苯甲醛为对象,建立检测鸡腿蘑发酵液中该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其回归方程为Y=675.4...
[期刊论文] 作者:王敏, 吕凤霞, 陆兆新, 别小妹, 蒋永红,,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2007
[期刊论文] 作者:王敏,陆兆新,吕凤霞,别小妹,蒋永红,, 来源:食品科学 年份:2007
本文研究了酶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在单因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研究了酶浓度、p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银杏叶总黄酮...
[期刊论文] 作者:王淑军, 邓祥元, 李富超, 秦松, 陆兆新,, 来源:海洋科学 年份:2007
利用已报道的α-淀粉酶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获得了高温球菌Thermococcus sp. HJ21的耐高温酸性α-淀粉酶基因的部分序列。通过对该序列的同...
[期刊论文] 作者:徐炜枫, 陆兆新, 吕凤霞, 别小妹, 房耀维,, 来源:食品科学 年份:2007
研究了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探索了酶的预处理方式、后处理方式、反应温度、甲醇的加入方式等对酶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酶在油酸...
[期刊论文] 作者:徐炜枫,陆兆新,吕凤霞,别小妹,房耀维,, 来源: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2007
脂肪酶Lipozyme TL IM在有机相体系中能有效催化菜籽油醇解反应生成生物柴油。作者研究了酶量、底物比率、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转速、水分质量分数、有机溶剂对产物得率的影...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远, 陆兆新, 焦阳, 艾嘉, 吕凤霞, 别小妹,, 来源: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年份:2007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发酵醪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的方法。采用7%(V/V)乙酸水溶液对发酵醪进行预处理,以异硫氰酸苯酯为衍生剂,用反相C18柱为分离柱,柱温27℃,阶段......
[期刊论文] 作者:刘姝, 陆兆新, 吕凤霞, 别小妹, 房耀维, 丁重阳,,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7
从连云港海域潮间带采集的样品中筛选得到1株产广谱、高活性抗菌物质的放线菌GB-2。该菌对藤黄微球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5种革兰氏阳性菌,大肠杆菌、荧光假单...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远,陆兆新,吕凤霞,别小妹,焦阳,孙力军, 来源:分子催化 年份:2007
通过不同阳离子和不同阴离子对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ubsp.thermophilus)谷氨酸脱羧酶活性的影响以及NaNO3对不同蛋白质浓度的谷氨酸脱羧酶活性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远,陆兆新,吕凤霞,别小妹,林谦,孙力军, 来源:工业微生物 年份:2007
从28株乳酸菌中筛选到了10株谷氨酸脱羧酶产生菌,其中以菌株Y-2的活性最高,当菌体(湿重)与1%谷氨酸-钠溶液按1:10混合,于37℃反应12h,转化液中7一氨基丁酸浓度为14.52±0.93mmol/L。......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远, 陆兆新, 孙力军, 别小妹, 吕凤霞, 曾晓雄,, 来源:食品科学 年份:2007
从金银花植株茎中分离到了1株具有谷氨酸脱羧酶活性的内生细菌,1g菌体(DW)24h可将241.224μmol LGlu转化生成GABA。通过引物设计,利用PCR扩增出该菌株的16SrDNA序列,大小为1459bp。...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远, 陆兆新, 孙力军, 吕凤霞, 别小妹, 刘战民,,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7
从爬山虎茎中分离到5株内生菌,其中菌株EJC-1具有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当湿菌体与10 g.L-1谷氨酸钠溶液比例为1∶10(W∶V)时,在30℃和120 r.min-1下振荡反应24 h,细胞转化...
[期刊论文] 作者:刘姝, 陆颖健, 陆兆新, 吕凤霞, 别小妹, 房耀维, 丁, 来源: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2007
从连云港海域潮间带采集的样品中筛选得到一株产高活性抗细菌物质的链霉菌GB-2。该菌的发酵产物对蜡样芽孢杆菌AS1.1846、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及6株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期刊论文] 作者:吕明生,王淑军,刘姝,别小妹,陆兆新,暴增海,陈丽, 来源:淮海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7
从连云港海域潮间带采集的样品中筛选出一株产广谱高活性抗菌物质的海洋耐冷菌G1,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0~40℃,最适生长温度为20℃;生长的PH范围为3.O~12.0,最适生长pH为9.0;生长的NaC......
相关搜索: